/ 1 /
我们似乎永远都在做着选择,从高中时代选择考什么样的大学,填报什么样的专业,到大学时选择要不要考研,步入社会选择什么样的工作......
也似乎,我们在做这些选择时,总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比如被别人的意见干涉、对自己真实所想模棱两可、又或者是在权衡利弊后,总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时,却因害怕面对未知的失败而就此缩手......
因为选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当然,你的人生是由无数个选择所组成的,并不会因为一个选择的失误而因此跌落到失败的谷底,失去信心。
更不要因为选择所投入的时间成本过多,而不愿意放弃。所以,你大可去放手一搏。
/ 2 /
因为大学的专业是计算机,所以课程内容与代码硬件有关。当初填报这个专业完全是无心之举,什么也不懂就稀里糊涂地按下了提交键。对于专业课,也有过一段近乎痴迷的时光。
曾以为,接下来都会以这样一种良好的状态持续下去,然后顺理成章地就走上职业程序员的道路。以至于到后来早早地便去翻看招聘网上信息,兴致勃勃地策划了“进阶之路”。
因为选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但随着学习难度大大加深,美好蓝图突然在那一刻始料不及地走向了半衰期,直至热情消耗殆尽,崩塌瓦解。
考虑到自己在计算机方面花费的时间太多,又不舍得放弃,每天都在费力地打起精神去学。低下的效率,造成了几乎少得可怜的正反馈,于是变得自我否定,开始被焦虑的怪圈包围。
之前利用空闲时间早早地开始混迹在招聘会,提前观察同系前辈们的择业情况:他们大多没有做好准备,就被实习赶上了社会的浪尖,起先顶着专业对口的光环便轻易地踏入了互联网行业面试的队列。没有拿得出手的原创作品,却始终执着于寻找本专业的工作,因此这场求职作战就只好止步于简历。
因为选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自己好像什么都会那么一点,但就是什么都做不好。”
这是我从他们身上看到的,也是对自己的反思。渐渐地,我学会选择跳出自欺欺人的麻痹状态,从头开始追求自己所爱,真正执着,并且乐于花上时间的事。
/ 3 /
或许现在的我们并不是很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但实际上,在一出现了“想选择”这一念头时,其实就已经有了更倾向性的答案。
就像用抛硬币来决定选择总能奏效,并不是因为它会给出相对正确的答案,而是硬币向上腾空的那一刻,内心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希望它落地是哪一面。并且还在为不符合自己预期的一面朝上,而暗自紧张。
又或者是,明明自己做不了决定,却又在二选一寻求别人意见时,自己更偏袒性地为其中一个选择极力辩解。
如果不是预先就在心里有了答案,又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 4 /
这时,你终于明白,原来,自己内心一直有一个清晰的更倾向性的答案。原来,选择也并非那么困难。
因为选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杀鹌鹑的少女》里有一句话“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因此,面对选择,我们不妨大胆一点。有时候,比起被别人转移了选择权,或者放任自己的犹豫不决而引发焦虑。倒不如遵从内心,真正地,为自己做一次勇敢的决定。
谢谢你的耐心看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