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精要主义者,本质上就是要做好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而要做好这两项管理,还有两个强大的武器可供我们使用——习惯和专注。精要主义者通常都会设计一种常规,并把常规变成自己的生活习惯,让自己所认定的精要事务沿着默认的路径实现。当一件事情变成习惯之后,每一份努力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写作这件事,很多人平常很少写作,一旦遇到上千字的文档写作的时候,就会无从下手。但是如果每天都有练习写作,哪怕每天只写三五百字,养成写作习惯后,遇到写长稿的时候,也就觉得没有那么难了,甚至可以做到信手拈来。习惯,是移除障碍最有利的工具,如果我们能创造一种处理重要事务的习惯,执行就如同拥有了自动驾驶仪。那么要如何才能培养出好的习惯呢?最关键也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重复。

正确的习惯,可以减少对个人经历的占用,我们无需再把有限的精力用于一次又一次地做决策,也就有了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其他的事务。有了良好的习惯,还需要正确地释放习惯的力量。《精要主义》这本书提供了五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1.彻底检查你的触发器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我们每天面对的改变中,个人习惯的改变是最困难的。村上春树每天早上开始写作之前,会先去跑步,跑完步后,泡一杯咖啡,才坐到书桌前开始写作。每次开始写作前,他都会按照这个习惯进行,于是大脑就将这种习惯处理成了写作准备,于是他每次都能很快进入写作状态。
2.创造新的触发器
如果在检查触发器的时候,发现原来的行为习惯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状态,就需要创造新的触发器。

3.先啃最难啃的骨头
这一点和很多人的观念出入比较大,我们大多数人做事都习惯从简单的入手,让自己循序渐进地进入状态。但是麦基沃恩认为,要成为精要主义者,就必须从最难啃的骨头开始。先做最难的事情,解决问题之后的成就感,也能够提升我们解决问题的信心,加强习惯养成的激励效果,从而让习惯更加牢固。
4.建立混合型常规
如果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做同一件事,时间长了,难免会令人感到厌倦。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可以建立混合型的常规。
5.陈规陋习逐个击破

常规会让我们养成习惯,如果是好习惯,当然会让我们事半功倍,但是如果是坏习惯,则可能会多做很多无用功,所以我们需要经常检查和改进常规。前面提到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常规,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所以我们可以小步快跑,逐个迭代。
在众多精要主义者的好习惯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专注当下。一行禅师说“生活只在当下,如果放弃当下,你将无法细致深入地过好生活中的每一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