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半生缘》读后感

《半生缘》读后感

作者: 小马同学myn | 来源:发表于2016-01-09 20:40 被阅读271次

“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顾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这是《半生缘》的开篇,也是张爱玲的一针见血,不抒情,不做作,不故弄文艺,却直戳你神经线中最敏感的一根,残酷得真实,越经历越喜欢,越玩味越爱不释手。

接触电视剧《半生缘》比小说更早很多,林心如很适合演这种角色,漂亮自不必说,总觉得她身上永远散发着一种洋气,不是时尚,是洋气,时尚是表面的,而洋气是由里及表的,带有书卷气的,或者说,曼璐接近时尚,而曼桢则的确洋气。电视剧还算尊重原著,这里说的尊重不单是情节和台词,主要是格调,三四十年代大上海的格调,青铜色调,开不开口都好像在喋喋不休,睁不睁眼都好像随时有好戏上演,热闹繁华,大气前卫。张爱玲写上海,王安忆也写上海,虽然她们的生活年代不同,但这最有故事的年代似乎谁也不愿拱手相让,不同的只是谁身临其境过。

说回《半生缘》,书名就已经注定了他的悲剧结果——没有一对终成眷属。小时看电视剧恨透了曼璐,怎么会有这样的姐姐,用那么卑劣的手段毁了妹妹一生,比死还难过的一生,可怜的曼桢,可怜的世钧,可恶的曼璐,下流的祝鸿才。如今回看小说,依然会同情曼桢和世钧,但已不觉得他们的悲剧是姐姐造成的,而是他们自己,他们自己的固执和懦弱,对于曼璐,虽然不敢苟同,但也有了些许了解甚至钦佩,相比于曼桢,姐姐是果敢的,果敢的追求自己的情感,对于祝鸿才,还是依然厌恶至极。

身边刚结婚的女朋友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刚到新单位,或者刚被提拔,工作忙,不好意思要孩子,一拖再拖,拖出一系列问题,身体的问题,家庭的问题,问题一多,大概就更不能随心所欲了。我从不赞成这种绑架行为,自我绑架,理由看似冠冕堂皇,却有悖伦理和灵魂。如果说世钧是懦弱的,那么曼桢就是死板的。与世钧拖着不结婚,为的是一家老小,结婚就不能为一家老小了吗?要孩子就不能继续工作了吗?只是看你会不会换一种思想和方式来排序、打理你的生命。

一念之间,一毁万年,对待爱,我们还是应该豁达一点,纯粹一点。

相关文章

  • 玫瑰花的葬礼

    《半生缘》读后感 -张爱玲 花开花又谢了! 一年又一年,层层晕染的玫瑰花...

  • 半生缘

    半生缘,半生缘,早已暗含曼桢和世均的缘分只有半生呀!爱玲是多么的精明,多么的无奈,半生缘,半生缘~

  • 随心,随性,随缘

    半生苦,半生怨,半生尽忧愁 半生陌,半生疏,半生尽缘劫 是生离,是死别,是缘尽于此 是苦难,是欢愉,是缘生缘灭 为...

  • 读后感 | 《半生缘》

    之前读张爱玲的书,是因为一次巧合,让我重新完整地看了一遍林奕含生前的那段采访视频,她反复地提到,她是一个张迷...

  • 《半生缘》读后感

    我向来喜欢张爱玲的书籍,虽说她的文章多为叙述儿女情长,但总是能让我在她的文字中体会到,那个革命年代里依然存在着...

  • 【半生缘】读后感

    我原来是从不相信一见钟情的,那个时候真觉得荒唐,怎么可能见一面就对一个人暗生情愫。后来我忽然明白,有些人真的只见一...

  • 《半生缘》读后感

    世钧,我们们回不去了… 看了一个星期的半生缘,终于完结了,看到上面那句时,一滴泪涌出了眼角,在这场旧上海调调的虐心...

  • 半生缘读后感

    不违背自己,你现在得到的便是最好。不强求得不到的,因为它不属于你。不对不起自己,不伤害旁人。 处在旧思...

  • 《半生缘》读后感

    说是读后感,实际这部《半生缘》我还没读完,但已经读不下去,也不忍心读下去了。这得说起小时候的电视剧,其他主角我倒是...

  • 《半生缘》读后感

    由于自己阅历的增加,再读半生缘,更能理性地看待曼桢与曼璐姐妹之间感情的恩怨纠葛。这里重点说下姐妹俩关系的变化。 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半生缘》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kw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