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的小说《断魂枪》,短短六千字,只塑造了三个人物,却艺术地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终结与转型时期人们种种不同的心态和追求,与重新面对生活的抉择,揭示了三类不同人物的命运。
过去,随着商业的发展和物资流通的需要,为了保护流通中的人和物的安全,镖师这一行业应运而生。这可是刀尖舔血的生意,走镖人艺高胆大,黑白两道都要有人脉,才能立足,可谓在夹缝中求生存。
沙子龙的镖局曾经红极一时,他武艺高强,纵横江湖,威武霸气,“五虎断魂枪”在江湖中有着赫赫威名,威震西北。
然而,凡事凡物有盛必有衰,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火车的到来,和枪支弹药的大量涌现,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撕开了中国封闭已久的大门,长驱直入,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我们被迫接受了西方的文明。而镖师这一行业受到冲击,必然走向末路,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试想纵使你武功再高,长矛毒弩,花斑后盾,也敌不过飞出来的一颗子弹;纵使你轻功了得,日行千里,也没有飞机火车的速度之快。
身怀绝技“五虎断魂枪”的镖师沙子龙是清醒的,他知道国家无法靠一身好武艺来拯救,民族的希望也不再是武林英雄们的一身好本事。
所以他选择退出江湖,淡出武林,把镖局解散,改为客栈,成为平凡的客栈老板,以谋求生路,养家糊口。而“五虎断魂枪”的枪法也秘不再传,准备带进棺材,只在夜深人静之时再重新演练一遍,缅怀那曾经的辉煌岁月。那声响彻夜空的“不传”既是对过去的留恋,也表达着自己的坚决。
无法走镖,他的徒弟们只能各谋生路,街头卖艺捎带买点大力丸,挑筐子走街串巷卖果子毛豆角的。其中以大徒弟王三胜为代表,他靠卖艺赚取微薄的收入,练舞露脸,借师傅的威名博取人们的同情,赢取稀且薄的几个铜板。
他不肯接受现实,重新择业,还沉浸于过去的辉煌岁月,从他不肯舍弃一身绝学到处卖艺露脸就可以看出来。他们还没有从东方的大梦中彻底醒来,还找不到自己的出路,寻不到未来的方向。
慕名而来虚心求教的武痴孙老者,外形瘦弱病残,醉心于武学。他执着坚韧,虽已知晓沙子龙不传断魂枪,但他仍然为了学习武林绝技,千里迢迢来拜访沙子龙。他是很纯粹的一种人,有自己的追求,也会克服一切困难去探索,以期实现自己的梦想,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他都始终如一,怀揣梦想,砥砺前行。
三个人物,三种命运,失去强势地位之后,走向没落的真实写照,是隐退,是迷茫,还是坚持?人物形象个性鲜明,饱满,折射的却是民族危亡之际,整个民族与民族文化的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