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课任课老师来自科大本部。在市场营销课快结束的时候,老师在班上说有个市场营销的证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报考,未来毕业找工作时,增加些砝码。
刘海作为学习委员,负责统计报名人数。
结果专业班只有三个人报名,刘海是一个,另外两个是女孩儿,张晓冉和王娟。
那时候,考证热还没有热起来,大部分人抱着学好专业课就行的心态在消磨时光。张晓冉是高考复读生,加上小学上学晚一年,所以比刘海他们大两岁。王娟是科大教职工子弟,大概是家里要求她报名。
证书的考前培训安排在科大本部,所以刘海三人要出去参加培训。虽然是同专业同学,平时上课也都在一起,但是下课后,女生需要集体归队,所以课余时间接触并不多。一来二去,三个人就熟识起来。尤其是张晓冉和刘海。
用张晓冉的话说,她自己觉得比一般同学大,时间紧迫感更强,所以学习上抓的更紧些。同时,对专业班里学习勤奋的同学也比较关注。班里学习勤奋的同学不多,刘海算一个。
后来,平时没课的时间或者周末不外出,张晓冉会打电话给刘海(军校的内线拨打免费,只需要拨学院内部短号),约着一起去图书馆借书或自习。
刘海演讲失利,小冉也知道。偶尔看到刘海因为此事懊恼,她都会像知心大姐姐一样开导他,让他往前看,前面的路还长。
刘海那时在宿舍里也是有疏离感的人。本来自己入学比别人晚,又自认为高考发挥失常,想要证明自己的实力,唯有玩命学习。其他人则是得过且过,所以平时也不怎么能玩到一起去。
而张晓冉的出现,让刘海发现,他们在学习上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有时候,小冉外出买学习用品,软盘了,笔记本之类,也会带一份给刘海。刘海则会把学习笔记分享给小冉,比如管理课的笔记,刘海把关键概念和案例做成一条条的备忘录,有空的时候就拿出来背一背,一方面利用了碎片时间,另外也达到积少成多的效果,靠着这种方法,刘海的管理课考试得了98,专业最高分。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走得近了总会被认为在谈恋爱,搞对象。所以当刘海和小冉一起去图书馆自习的时候,总会有同学“不怀好意”的说,又要去“学习”啊!刘海是不以为意,他知道他们在一起主要是学习,他们没有,至少现在没有谈恋爱。别人爱说说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