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能力是大学英语的心病,学生没有用功的动力,老师缺少管理的能力,考试的指挥棒并不会一直起作用,没有喜爱怎样坚持?
这几天整理学生网络学习情况,尽管一开始就公布了规则和标准,但仍有不少学生拒绝接招。有一丝失望,但想想学生的处境,一方面每天都要应付网络课,一方面确实提不起兴趣,另一方面教学方法没能走进人心,枯燥乏味的学习谁能坚持?还是不要责怪了,要怪只能怪自己方法不当,也没有及时反馈跟进,既缺少科学的管理,又缺少人文的关怀,感性和理性都没有做到位。
20200701
教书多年都没好好整理过教学内容、方法和成效,似乎总是采取上课才备课临阵才磨枪的应急办法,对于上过的课程没有反思和完善,如果还不决心改变,教学之路不会走得遥远。每学期的课程都要结合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前沿来检验,每次课堂要写详细的教案和教学步骤,要积累一些终身实用的教学经验,积淀可以长期利用的教学资源和素材,改变以前猴子掰包谷边掰边丢的做法,要学着整理和收集教学成果。同时,教学论文和教学理论要跟进,要了解教学学术动态。
本学期的两门课《英语演讲》和《综合英语》都要做一个回顾,补充教案,对每门课要先从宏观角度去思考,再现其内外逻辑是否合理严密,先确定其风格,再从微观梳理每一次课每个单元的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方法、成效、管理、小组活动、理论还有灵光一现的idea比如阅读中的语法—语义—语用三部曲。同时确定写论文的切入点,还有思政与课堂怎样结合,是设计最后一堂复习课,通过《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和《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建立起整本书的逻辑联系,还是从培养智慧的角度设计一堂课?抑或先回顾近年来听过的讲座,梳理出纲领( 教什么内容,怎么教的方法和理论,教的怎样的成果,能否让成果具有持续性等 )后再整理和完善?假期也不要懈怠,继续上路。
20200702
网上考试手忙脚乱,学生也觉得遇到了技术难题,老师三个班里不停辗转忙得就跟热锅上的蚂蚁。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手机提交没法修改文件名,u校园又不给力,老是转圈,害得我有些得一个个下载,本来可以批量下载节约不少时间的。原想打印出来批改,结果打印效果有点差,明天再试下。最遗憾的事,接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居然有学生只完成一半的内容,尽管是开卷考试,不熟悉课文内容平时不认真听课的话做起题来还是有挑战的。不过学生似乎很淡定,没有一个人跟我说没做完让我高抬贵手。本学期最后一段长征旅程,不管什么问题,都要笑着面对。
今天第三天跟踪得觉之自我,还得把书拿出来慢慢咀嚼,嚼出滋味来。为了心的底气,加油,抓住青春的尾巴,再努力拼一把。坚持必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