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年代末,本人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刚生下来的时候,医生说是7斤8两,胖乎乎地、也傻乎乎地,不爱哭也不爱笑,远看像头猪近看是头牛。
过了两年,母亲给我添了一个弟弟。父亲给我们俩取了一个比较俗气的名字,我跟弟弟名字并起来就是一个成语:飞黄腾达。可能父母对儿女有一种望子成龙的寄托吧,为此,父母在后来总是想把他们没有完成的心愿在我们身上得到延续 。
其实,在我的上面,我有个姐姐的,母亲生下她的时候,见到她的人都说她长得很可爱,大大的眼睛扑闪扑闪地,很讨人喜欢。但姐姐跟我的性格不一样,我是不爱哭也不爱笑,而她是不会哭也不会笑,她在出生后20天就去了天堂。所以,我不知道姐姐长啥样子。从此也缺少了一种亲情的关爱。不知道是不是没有姐姐的原因,我在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了恋姐情结。
母亲生下弟弟后就去结扎,结扎后患了重病,无法干重活,经常头疼,一直拖到现在,(我一直在怀疑是手术出了问题)。可以这么说,母亲的病给我的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使原本很温馨的生活突然间一落千丈,家庭的重担全压在父亲一个人的肩膀上,生活拮据难堪。而父亲为了维持整个家庭的生计,他一个人默默地付出,无怨无悔。
为了能给父亲分忧,5岁的我就开始学会做饭,洗衣服。人家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话说得一点也没错!现在留于脑海里仅存的记忆就是每天做三餐饭,洗了衣服后,其余的时间在陪着母亲,直到9岁开始读书。每当看到母亲被病魔折磨得发出痛苦的呻吟声,我总禁不住泪流满面。
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毕业,我的学习成绩很好,一直都是年级前三名。数学竞赛也曾拿了市级的第一名,初三的时候考上了重点中专,因为自己的理想是当名医生,所以就放弃了读中专,继续读高中,这其中有很多成分是希望以后能亲自为母亲治病。读高中三年,我是使尽了劲去学习,在老师欣慰的笑容赞许下,自已觉得考上重点大学是没有问题的,那时候就报考了中山大学。
高考那天,第一门考试快开始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忘记带准考证。当我神色慌张拿了准考证赶回到考场时,考试时间已经过了20分钟。考完后面的几个科目,我知道自己还在为忘记带准考证的事情耿耿于怀。可想而知,考试的结果是令人沮丧的。第一年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不服,复读。但没想到精神压力更令人不堪回首,第二年也只是考上了一般大学,读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我是带着悲愤与自卑心理去读大学的。浑浑噩噩度过四年。不过,入党,评优秀干部,拿奖学金,我是每年有份的。只是出来工作时,才感觉自己什么都没有学到,真怀疑我的文凭是混出来的。别人在四年里就算是混文凭,人家也潇洒走一回,女朋友一个换了又一个。而我却只能孤独走一回,贫穷所产生的自卑心里对我的影响真的很大。大学最后一个学期,我是全班第一个找到工作的人,也就是现在的公司。与此同时,学校正打算把我分配去深圳龙湖发电厂。当时考虑到深圳发电厂太偏僻,怕以后讨不到老婆,就放弃了。(看看,多么幼稚的想法,这种想法让我失去了年薪10万的机会,他YY的,真该好好骂自己一顿)。
出来工作后,尽管工作很努力,但耿直、不会拍马屁的性格使我一直在原地踏步!有人说应该去跳黄河,我说不妥,跳进黄河洗不清。要跳也要去跳长江,因为长江水清啊,就算是个窝囊废,死也要死个清白。安逸的生活环境容易使让人失去斗志,这是出来工作几年体会最深刻的一件事情。
金融危机,公司受损,曲终人散。投简历,上战场,求生存。我对着镜子仔细审视了自己一番,然后指着灵魂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