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有一些老好人,他们可能是我们的母亲,可能我们的朋友。他们受了很多委屈,他们过得很辛苦,他们很善良,他们有很多的合理化,他们把自己活的像个圣人,像一座佛。
可是他们会把他们的委屈和辛苦往外倒,倒给周围的其他人,然后听故事的人会为他们感到委屈,替他鸣不平,替他们出头。
比如一个委曲求全的母亲,家里家外辛辛苦苦,小时候受过委屈或者被自己的抚养人忽略,结婚后有过被丈夫或婆婆忽略和责备,她忍受并合理化。然后把这些诉说给邻居或亲戚,更多的是传达给自己的孩子,当孩子说:你为什么不怎样怎样的时候。这位高尚的母亲会给出合理化的答案说:哎呀,他们是长辈,或者说因为你还小,为了你,我也要如何如何。
这份攻击性从母亲这里转给了孩子,于是孩子替母亲在生活中发出攻击。
当然了,故事中的母亲或者生活中的其他人,他们这样的模式并不是有意为之,他们害怕关系的破裂,可能是讨好,可能是恐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