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周四,大雨,10至13度
仍未起得早。
观看一个书写颜体的视频,发现楷体的书写中有明显的行笔痕迹。
墨迹帖与碑帖的区别在于,墨迹帖上每个笔划的起笔都会表现出笔尖落纸的朝向——一个小尖尖头,交待行笔轨迹。而在碑帖中,这些小痕迹往往不被表现。所以初学者临碑帖时,会将每个起笔都写得光滑方正,形如刀刻,看不出笔划与笔划的连带关系。书写时也未下意识地连着写,而是笔划与笔划断开,无有呼应。此视频的UP主指出,临帖不在于临得像,而是要读出行笔轨迹和每一个运笔的发力点。起笔有方的,圆的,斜切、正切、反切,从而形成起笔的各种形态,这些各异的形态不是做出来的,与上下笔衔接时笔尖落纸方向有关,是书写过程中自然行成的。如果读帖、临帖时没读出、写出这些,只知照着帖的样子描,那么写一辈子,也出不了帖。
这正应了昨天那位老师说的“出不了帖,还是临得不够精细。”我以前以为出不了帖是因为自己怕写,不爱动脑的缘故。其实若在临的过程中注意这些行笔轨迹、书写节奏,就会迫使你用脑子去读、去写。当能将一个字自然流畅地临下来,自己写字时,也自然就能写了。直到今天才恍悟“读帖为何比临帖还重要”。
老师曾说,写字要笔笔送到。我一直理解为每个笔划要笔尖送到底。现在才知,上下笔的连带也要送到,不能写完一笔,另起个头写下一笔。
相信再多看点视频,我就能走出独立写字的困境。
中午写了两小时赵孟頫的《洛神赋》,刻意地注意上下笔的连带。晚上观看墨客公众号的《阴符经》免费课,今天只是讲了讲楷书演变史,还未讲到笔法,我边听,边写了写《阴符经》。写完又写了写颜真卿,自以为还未写出墨迹帖的状态。
今天的国画课画水仙花和蜜蜂。在课堂上跟画了一幅。花画小了,为平衡画面,自己添了两朵,叶子染得偏黄,球茎细节未处理好。整个一看,我画的是株病水仙,花茎徒长、花小、叶黄,符合生理特性。
左我画,右范图采用双钩法作画,特别考验线条。我画的线条是最不过关的。这方面要多练练白描。可一周三节课,赶场似的,根本停不下来反复练习。只能画个新鲜。这种教学,比较符合初学者的心理。凡事往细往深处追求,就会很枯燥。初学者耐不住这个寂寞。
整理办公室书柜,将以前刻的章和刻章工具全搬了回来。还找出几本速写本。我想就用这些速写本做手工的听课笔记,抓住一切逼自己写毛笔字的机会。
今日写字4小时,画画2小时,笔记1小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