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策略就是把合适的内容推送到合适的平台,让内容的生命周期延续。目标用户在哪儿,内容就跟到哪儿。
平台策略三原则: 可订阅,全媒体,有侧重。
竞争平台特点:(如知乎) 专业垂直领域社区,固定流量,传播面窄,圈层专业知识,解决问题,专业性。用专业知识获得超高粘性粉丝。
价值平台特点: (如微信,微博等超级APP)主流移动互联网入口,传播面广,到达率高,稳定而有见解的内容,兴趣或启发性趣味。价值平台有大众范儿,可以用来做调性,价值观粉。
机会平台特点: 这是需要多注意的平台。也许是新兴互联网社区,是价值洼地,有特定人群,未来充满了可能性,做与之相匹配的内容,当做潜力股投资。
常用的媒体矩阵有:
音频类: 喜马拉雅,荔枝FM,蜻蜓FM等。
视频类: 优酷,腾讯,爱奇艺,B站。
新闻订阅类:今日头条,百家号,知乎,豆瓣,微信公众号。
社交类: 微博,朋友圈,脉脉。
短视频: 抖音,快手。
视频直播: 斗鱼,映客。
但是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利用二八法则,抓离精准粉丝最近的,能引流到公众号或个人微信号的渠道。以微信三件套(朋友圈,微信群,公众号)来说。
1. 朋友圈是首要的,简单便捷,投入产出比最高的,离交易最近的渠道。
2. 很多人没动力做个人公众号,因为没有粉丝没有阅读量,写作难度大,很难坚持。但如果你要做个人品牌,公众号的长图文,能更加系统地展示你的思想,价值观,产品及服务。并且能保留,反复被转化传播,。在频率更新方面,不需要被日更绑架,质大于量。
3. 微信社群。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做自己的社群,设计价值留住用户。没精力可以混别人的群。它让我们的内容离用户更近,同时其他群成员的背书,口碑,容易引导传播。
微信三件套能促成我们80%的内容生产和分发工作。但由于微信的相对封闭,如果没有新人加你,可能就变成一潭死水了。所以还需要20%的精力让内容走出去。比如我有时间会去参加线下活动,认识一些人,加入新的社群。
要注意的是,内容分发出去后,要用公众号或个人号收口,让对你感兴趣的人找得到你,而不是得到曝光就完了。
最后,用老聂的那句,万法皆空,与其更好,不如不同。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11235/bdc6bd4848f17adb.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