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夏天,都会想起一个阿姨。
十年前刚毕业的暑假,同学介绍在一个民办老师办的辅导班代课,学校离家远,所以我吃住都在这个老师家里。
老师的妻子是一个年近五十的中年妇女,微胖,半个脸有烧伤的印记,不是疤痕,而是黑白分明的肤色不均,所以初见面时我是有点愕然的,但是教养让我努力抑制着吃惊,表现地很平静,也没有多往脸上瞅一眼。
第一次到老师家,发现空间特别逼仄,客厅小或者说不是客厅,只是去卧室要经过那个小方格空间而已,还有两间非常小的卧室。因为我自幼家境也贫寒,所以对此我也淡然。虽然老师家里条件紧张,但是在那儿,我却受到了此生特别高的待遇,久久难忘!
我的到来,阿姨把家里最敞亮最凉快的那间屋子给我住,因为那里还有个吊扇,另外一间塞满了杂物,夏天温度特别高,她就在那打地铺将就。几经劝说和我住一屋,就是不愿意,怕我热。
我在那一个月,顿顿阿姨把精心做好的饭菜端到桌上,我每次都想自己去,但是阿姨时间卡的准,一放学饭就做好了,而且我也能感觉到她很努力地变着花样做,好几次还小心翼翼问我喜欢吃什么,合不合胃口……
陪我在老师家吃饭的还有两个学生,有次阿姨等那俩学生走之后,偷偷拿出一串洗好的葡萄,放我面前:孙老师(我说了多少次都不愿直接叫我名,说她小时候都是很尊敬先生的。),家里条件差,你来这见天也没啥好吃的,这是别人送来的,留着给你吃。阿姨有个闺女在大张上班,给她带回来的什么东西都分给我,有时候是一个水果,有时候甚至是小包装的洗发水一长溜塞我手里,甚至是小包装的抽纸,后来有次我mp3(那时候听歌的播放器)丢了,吃饭时候随口提了下,放学回家见家里哪哪都挪开了,阿姨满头汗,大概是找了半天了……瞬间鼻子就酸了,我连忙解释不碍事的,我都用了好几年了,丢就丢了不值钱……现在想想真是傻得想打自己脸。
最后那天中午,辅导班马上结束了,我回家后,阿姨做了好几个菜,嘴里还是那句话,到这都没吃过啥好吃的……
年少时,感动。现在,时隔十年,化作感恩。不仅仅是阿姨对于我的细心照顾对于老师的尊重,还有对我为人处事的影响。阿姨显然过的不富裕,甚至因为脸伤的缘故都不大出门,但是仍然有那么一颗金子般的心,用善良去温暖身边的人。
感念至此,愿阿姨身体健康,余生安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