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汉本1602中国古代文学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作者: 90932310f7b8 | 来源:发表于2017-11-30 22:24 被阅读20次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诗人简介

苏轼,号东坡居士,中国北宋文豪,“三苏”家族成员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译文+赏析

                    竹外桃花三两枝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静静的江岸上绿竹林立。绿竹红桃,红绿相映,淡淡几笔,将“竹桃报春”描绘得淋漓尽致。其次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盛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已经蕴含其中。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春江水暖鸭先知

鸭子在水中嬉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鸭先知”说明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感觉到春天的来临。与“桃花三两枝”“芦芽短”相照应,亦是对早春生动形象的描写。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蒌蒿满地芦芽短

河滩上生长茂盛的蒌蒿铺满了地面,芦苇也抽出了短短的嫩芽来。呈现出一片春意盎然,万物逢春气象新的景象。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正是河豚欲上时

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动景描写生动形象地突出春天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特点。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这首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再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汉本1602    苏火兰      学号1601243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wb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