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的前半生几乎可以和失意、落魄这些词画上等号。
他是淮阴人,家中十分贫穷,平日行为并不怎么端正,可能也不善于搞人际关系,即使是想当个地方上的小吏都没有任何机会。他更不会做买卖谋生,日益窘困,只能常常到别人家里蹭饭吃,时间一久,无人不厌。
有时饿极了,他也会去河边钓鱼吃,有一位在河边漂洗衣物的老妇见他食不果腹,面黄肌瘦,拿了碗饭给他。韩信喜出望外,对老妇道:将来我一定会重谢您作为报答!
换做谁听到一个如此潦倒的年轻人说这话,大约都不会太过于当真。
老妇显然也没有,而且有些生气对他道:男子汉大丈夫连自己都不能养活,还说什么重谢。我接济你也是看你可怜,难道是贪图报答?
韩信虽然穷困,佩剑却从不离身,舍不得典卖,因为佩剑代表身份的定位。淮阴屠户中有一位恶少年一日拦住他故意侮辱道:你高高大大,每日带着刀剑,不过我料你也只是摆摆样子而已。你若有胆,现在就拿剑刺我,否则,就乖乖钻我胯下。
韩信表情麻木地盯着恶少年看了许久,慢慢趴下身子,从他裆下匍匐而过,满街的哄笑声响彻耳畔。他爬起来,依然毫无表情,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集市。
尽管他二话不说,但耻辱的感觉想必无法一时消遣。也许自那一天起,他开始无比盼望机会的来临。
很快机会来了,项梁领着军队渡过淮水,韩信毅然仗剑参军,他太需要通过征战沙场来立功扬名,改变命运了。
然而对于一名普通士卒而言,从万千人中脱颖而出谈何容易,大部分的军士,只不过是默默死于某场战斗中忽然射过来的一支冷箭,或被敌人的刀枪刺破身体身首异处,成为日后荒烟蔓草里的一具无名白骨而已。
韩信跟了项梁转战各地,始终籍籍无名,等到项梁战败身死,他又归到项羽麾下,这才勉强做了一名郎中。他抓住机会屡屡献策,但年轻刚勇的项羽一向坚持自我主张,把个人意志冠于全军,又怎会听取他这样一个无名小卒的进言呢。
恰好项羽在关中召集诸侯将帅大行封赏,将他和一批士兵划归了刘邦。之所以在这里我认为是划归的,而不是韩信自愿。是因为刘邦行军入汉中,一路上已经没有机会立功,但韩信在途中能有机会和萧何与夏侯婴交谈,并得到推荐马上担任负责军粮的治粟都尉,显然是带着职务来的。
刘邦西入汉中的一路,是军队士气极其低落,怨声载道的一路。他手下从将相到普通士卒,家乡都在东方,说是“反秦”,其实作为个人,没有哪个不是想求得富贵,衣锦还乡的。关中已经是这些人心目中能接受的西方的极限了,而再往西南的巴蜀之地就不能算是中原了,而且蜀中崇山峻岭、地势险恶,和他们习惯的平原生活也不尽相同。思归的情绪如瘟疫一般,迅速在军中传染、蔓延。
从关中动身以来,陆陆续续有士兵逃亡,哪怕一路乞讨也要回到关中或者更远的东方去,甚至连一般的将领都不见了十几个。行到南郑时,韩信对自己在刘邦麾下的前景也绝望起来,治粟都尉这个职务显然并没有达到他的心理预期。怀着失望的惆怅,他也找了个机会溜走了。此时天下诸多王国刚刚得封,百废待兴,哪里不能成为他韩信建功立业的地方呢?
眼见不断有人逃亡,刘邦也顺其自然,心不在的士兵,勉强他们跟从也没有任何意义。但刘邦最后终于忍不住发怒了,因为他要找萧何的时候,发现连萧何也不见了。
刘邦没办法不生气,当时我对封地不满要攻打项羽,是你萧何劝我先到汉中招兵买马养精蓄锐的,我这头走着,你那头却自己溜了。更何况自沛县起兵以来,以萧何为首的这帮旧兄弟,也确实一起出生入死,历尽艰辛,在灭秦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萧何这一走,他顿时感觉像失了左右手一般。
一两天后,他仍在火头上,萧何却急匆匆地从外面回来了。
刘邦又怒又喜,忍不住骂道:你小子怎么做逃兵了?
萧何不敢隐瞒,如实禀告:臣不敢做逃兵,臣这是追逃兵去了。
刘邦不禁好奇问:哪个人需要你亲自去追?
萧何答道:韩信。
不说还好,刘邦一听气又上来了,骂道:跑了十来个将领,你不追。韩信只不过是个新来的都尉,你追他作甚,休想诓我!
萧何正色道:诸将易得,但是如韩信者,国士无双!大王您若是只想在汉中享乐,那倒也用不着韩信。您若一定要争雄天下,除韩信,无人能为大王解忧。现在就看大王您的志向了。
刘邦道:我不争天下的话,难道一直赖在这个破地方吗?
萧何道:如此,韩信留不留下,就看大王肯不肯用他了。
刘邦道:那我就看你的情面,拜他为将吧。
萧何道:只是为将,恐怕韩信仍然不留。
刘邦道:好了好了,那就拜他为大将军,统领诸军。
萧何这才道:此乃汉之大幸!
说罢他又恳求道:大王您平时对人轻慢无礼,这正是韩信离去的原因。今拜将之事不能儿戏,希望大王择取吉日,斋戒设坛,备足礼仪,如此方可。
刘邦一一答应下来。
到一切就绪那日,樊哙、曹参等众将领见隆重其事,刘邦也从未有过的严肃,又知道是要封大将军,一时人人心中暗喜,都以为劳苦功高,非自己莫属。等到韩信端正肃穆地登坛受封,持节统领众将,全军无不震惧惊骇。
不知韩信站在坛上,心中是何感受。这个时刻,距离他参军作战仅仅两年左右的时间,他就已经成为了军中的最高武职。可能他会觉得人生就像预期的一样,正在面前打开最美好的风景。也可能他心里升起对刘邦和萧何无限的知遇之恩,毕竟这样的待遇他没有在项梁和项羽那里得到。当然他也不会预料到,这个恩惠最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向他索取回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