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和人的交流过程中,最常用到的四个字“我知道了”。回想一下你最近用到我知道了,是什么时候?想想你真的知道了吗?你最近听到我知道了又是什么时候?你觉得对方真的知道了吗?
我知道了,除了它本真的意思,我懂了我明白了。还可以表达另外一层意思,我懒得听你说下去,你这些道理我都听过了。还记得小的时候,妈妈一直在你耳边唠叨不能早恋,要好好学习之类的话语。你极不耐烦地回答我知道了。是你真的知道了吗?不是的,是你想快速结束这场谈话,不想在听下去了。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你还没有说完,对方就说我知道了。你就要明白对方可能是不想在听你说下去了。
别人知不知道,我们管不了。但是我们自己要特别留意“我知道了”。因为“我知道了”要是真的知道还好。不然,“我知道了”会成为一个人去了解新事物的障碍,成为一个人停止进步的诱因。和我知道了有同样意思的表达还有,“这事我见过”,“你说的我在某某处听过”,“这不就是某某说过的嘛”。当我们有这样的表达的时候,心里面已经对听的内容进行了判断:这不值一听。但真的不值得听吗?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心理学也会讲,经济学也会讲。可能你对心理学里的需求层次理论比较熟悉,某天你听到一个经济学家也谈到了这个理论,你马上就武断地认为这个你懂了,不想听了。那你可能就失去了解经济学的契机。
人的心理也有舒适区,“我知道了”就是一个人认知上的心理舒适区。我们太习惯已熟悉的东西了,所以我们经常会用已知的理论去剪裁新的内容,让他尽量符合原有的认知。这无意中让我们失去了获得新知的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人难免会用已有的认知和新习得知识对比的问题。怎样才不会被已有的知识束缚住呢?正确的态度是保持疑问与好奇,而不是直接把新的知识变成原来理解的知识。心理学家陈海贤告诉我们,就算要和原有的知识比较,最好是去分析它们的差异而不是相同的地方。你可以问自己四个问题“为什么相似的东西,他们要用不同的概念说?”“这些概念产生的背景是不是一样的?”“他讲述这些概念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这些差异是怎么造成了?”实际上,你还可以问自己更多的问题。多一些问题,我们就会多一些理解。同中求异,才不会让“我知道了”阻挡我们获得新的认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