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会发芽 孩子会长大
岁月的列车 不为谁 停下
人的成长有自身的规律,如同草木会发芽。
给草木泥土,水分,肥料,光照,在种种适当的条件下,小草会长高,小树苗会变成参天大树。
而当人类的孩子身高长高了,力量变强壮了,内在的心理成长却不一定能相对同时成长。
有二十几岁,依然需要父母做饭,洗衣服的成年人。这种人有没有,肯定有。
有三十几岁,还没结婚,在婚恋这件事情上,需要父母来拿主意。这种人有没有,有吧。
还有五六十岁,仍然在马路上,在公交上,在商场里,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容易和他人起冲突,轻则粗口脏话,重则动手推搡,甚至拳脚相加。
有没有这种人这种事,有对吧。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身边有大量的成年人,在某些事情上,没有发展出解决问题的适当能力。
无法合理同他人沟通合作,通过更现代和文明的方式解决差异和冲突。
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以上种种,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麻烦,痛苦,甚至更大的损失。
当今社会,特别是一二线城市,数以百万千万的适龄未婚人群,没有结婚,很少去接触异性,不怎么参加相亲活动。
甚至自称有社交恐惧,宅一族,把周末大把大把的时间花在了自己的房间里,看着各种网络剧,刷着手机。一个个周末就这样过去了。
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如同草木生长需要营养和环境,人的成长,也需要营养和环境。
这种营养,恐怕就是心理的养育,关于爱的滋养。
一个人从小越是获得了足够的陪伴,保护,安抚,温暖,则更有可能在成年后懂得去爱他人和回报社会。
更重要的是,从探索世界,发展自我效能的角度,有一个观点值得我们深思,那就是“被爱的孩子更独立”。
一个成年人,不社交,很少和异性接触,如果本身是对异性有兴趣的,有意愿去了解的,有想法去找对象陪伴自己的,但是行为上却很少有实质的行动,
也许我们要看看,是什么阻碍了这个人的行为。
更为重要的是,换一个视角看看,是什么维持了这个人的现状,从而一直保持这种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
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想改变自己,或者是想改变他人的时候,我们容易用蛮力。
容易把力量放在事情的表现上,用想改变本身的想上。而这不容易产生变化。
我们需要换个角度去看看,是什么维持了这个人的人生现状。
比如,一个35岁未婚的男性,可能有一个特别爱他的母亲。
而且是一个容易有点焦虑的母亲。在找对象这件事情上,是母亲一直在惦记,一直在操心。
于是,组建自己的家庭,开拓新的生活空间的责任,从这个男性身上转移到了他母亲的身上。
而儿子迟迟没有组建自己的家庭,又让母亲更加的焦虑,母亲会更加努力地想改变儿子,要么给他介绍更多的对象,要么用大的力气去苦口婆心的讲道理。
于是这个循环就形成了。
从责任的角度,母亲没有站到自己的责任阵地上,儿子也没有看到并且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承担起来。
从营养学的角度讲,这个儿子可能是营养过剩,吸收不良,有点虚胖。缺少了去自己体会亲密关系的营养,过度在被母爱的营养所笼罩。
再比如,一个30岁的未婚女性,可能有一个长期父爱缺席的父亲,甚至她从小是被忽视的。
这位女性在走进亲密关系时容易踌躇不前。一方面希望能获得关爱,一方面又担心被忽视甚至抛弃。
为了防止感受到早年被父亲忽视的感觉,往往一直很被动,或者是在感到不安全时早早提出分手。
她自己的感受迟迟打不开,给相亲对象的感觉是她的情感飘忽不定,自我保护极强,但是偶尔又给你一点想交往的希望。
这位女性的这种矛盾心理,让自己很累,也让自己的交往对象很累。
如果她一直没有觉察到自己的这种模式,很可能一直在这种循环中徘徊。
尝试交往,感到不安,分手,疗伤,再次尝试交往,产生更大的不安,再次分手。
这种模式,维持着她的关系运作。直到某个人,或者某件事给她很大的影响和刺激,从而有可能打破这个循环。
还有更多的青年男女,把情感寄托在了宠物身上,儿女双全变成了猫狗双全。
对宠物的爱日益浓厚,而对现实中的异性却缺乏兴趣去接触和了解。
每个人在关系中,都有自己一些特点。习惯的行为,久而久之形成了自己的模式。
这些模式如果能被我们看见,觉察到,就有可能发生变化。某种程度,也许就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当广大适龄未婚的男女青年,焦虑自己不能脱单,迟迟没有进入婚姻时。
不妨换个思路,看看什么维持了自己的生活现状。
自己过往的生活中,是否表现出了某种规律。
过往亲密关系的开始,过程,结束,对自己有哪些启发。
如果自己是一棵小树苗,自己的营养和环境是合适的吗?
有没有遇到营养不良,或者营养过剩。
成年人,可以自己滋养自己,因为生活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对于人的心理世界,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不要轻易放弃自己创造生活的责任。
看看现状,什么在维持着现状,看看自己的责任,在自己手中吗?还是不经意间的,把责任交给了别人,或者藏了起来。
每个人都有过是小草的时候,如果小草没有长大,看看小草上面是不是有个石头压住了。
这个石头,就在我们的头脑里。
看到这个石头,从头脑里,把它移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