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任务型
这一类中国父母不会在意孩子们的想法,也不会顾及孩子的感受,他们生孩子养孩子,完全是处于完成父辈交予他们的延续香火的任务,更有意思的是我发现身边这样的家庭往往是父权社会的投影,而且男尊女卑的封建余毒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样的家庭的孩子中,我从男孩和女孩这两个性别去看待这个家庭。
他们教育男孩,会很苛刻,一遇见可以和其他家庭的孩子做攀比的事情就总是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你再看看你,你怎么这么不争气”之类的话,他们太过于要求自己的男孩,以至于很多孩子向我吐述:在这个家庭他就是被用来炫耀的工具,和豪华的房子,体面的工作,高额的薪水没有什么差别;我能明显感觉到他们的心里不存在对爱的感受。
对于女孩,那么男尊女卑的封建余毒就会表现出其强大的威力,“你一个女孩子,浪费我这么多钱,到头来还是别人家的人”,“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什么;嫁个好人家比啥都强”,这是这一类型的父母的心声,从他们的内心来说其实很不乐意为女孩的发展买单,反而希望女孩能嫁一个好“家庭”,是那种能够随随便便拿出万紫千红,一动不动的彩礼的人家,至于孩子是否真心相爱,这一类型的父母们总是会搬出“婚姻大事,要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的余毒思想教条。如果这样的家庭还有一个男孩,那女孩的发展空间就更小了,父母会尽可能地将有限的资源向男孩身上倾斜,女孩呢?可想而知。
这样的家庭的孩子心里往往充满着自卑,他们渴望爱却又不敢去追求。男孩因为父母望子成龙的压力,女孩因为“望女成凤”的压力都喘不过气。
2. 宠溺型
这一类中国父母就与任务型中国父母的养育方式完全相反,他们太在乎自己的孩子的感受,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一路顺风,毫无苦难,以至于迁就孩子的一切想法和需求,从儿时的要玩具要糖,到成年后的要车要房,他们无一不在迁就孩子。即便自己的孩子真的犯了错(不涉及法律的错误),他们也不会去严厉地责罚自己的孩子,有的人反而会去责怪他人:“孩子这么小,你一个大人和他计较?”,“摸一下怎么了嘛,他一个小孩,懂啥?(你知道我在映射那件事)”。遇到这样的父母,我们除了远离或者躲避,其实真的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至少在目前的法律系统下是这样的。
再说说这些孩子: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呢?他们的思想往往是在不停地秀下限,不在乎他人的想法,我行我素。我评价他们是生活在父母为臣,自我为王的王国里的巨婴。这样的家庭常出奇葩的孩子,这些孩子的思维完全没有社会规则的概念。工作中自己造成的错误,想方设法地推卸给同事,生活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恋爱中,就像是在找另一个母亲一样。这样的孩子总是在不停的给这个社会制造小麻烦,成年后,我可以保证:这些孩子中绝大部分人会成为社会中隐藏的炸弹,威力也不可小觑。
3. 无所谓型
这样的家庭中的孩子在我看来相比于上面两个家庭中的孩子无疑是最悲哀的;这样的家庭类型往往是农村在外务工的比较多,父母在外打工,孩子就交给爷爷奶奶带了。他们不太在乎孩子们的感受,每次电话交流也都是问问成绩,钱够不够花之类的,却自我安慰着:我出去打工都是为了孩子啊!确实是这样的,带着孩子出去打工很不方便,而不出去打工,光靠在家种地收粮食确实也挣不到什么钱;这才是最悲哀的矛盾。
他们给予孩子的教育很少很少,有的甚至从不教育,这些孩子的成长那只能说看天了,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身边有很多人是这样的家境走出来的,他们有的人自控力很好,懂得为他人着想,也有的人的品行不端,为人虚伪,爱占便宜。我认为这和孩子所处的环境和他自己对自己的思考有很大关系,只要一个要好的损友,就可以把他拉入万丈深渊,一个正直的朋友,就可以将他带入新的世界,那若是一个要好的朋友,一个正直的朋友呢?那就只能看他怎么抉择了。
而这样的孩子的心中无论是哪种品行,都很渴望爱,渴望关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