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档挺火的相亲节目——《中国式相亲》,其与同类型节目最大的不同就是,带着父母去相亲。
说白了,就是把平常所见的相亲形式搬到了电视节目上。
第一期就出了不少令人咋舌的“金句”。于是,有人说它,太现实;甚至有人说它,下三滥。
我也不喜欢中国式的相亲,好像每个人都是待价而沽的商品或者想买商品的那个人,你提出你的需求,得到一个最相似的人。
而那个人,就像老妈给你买的一件衣服,能穿实用。不穿吧,挺浪费,穿吧,好像没那么喜欢。
但你有想过吗,这样的形式饱受诟病,却能一直存在,究竟是因为什么?
其实,《中国式相亲》的创新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
表面上看父母们在挑女婿和儿媳,但内在是嘉宾在挑选他们。
在见到对方前,你先见到的是对方的家庭、对方的父母。从父母的形象和谈吐,是能感知到这大概是个什么层次的家庭,也能从侧面了解到对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相对的讲,一个优质家庭的子女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但一般的家庭的子女却也不一定差,也有摆脱父母这道门槛,取得更高成就的。
那么如果你是节目嘉宾,你的选择策略是什么:
1. 选和你父母程度最相近的那组。
2. 如果够大胆,选你认为家庭资质最好的那组。
当然,这两个策略并不能完全保证你选到意中人,也不一定能成功。但至少最大概率的回避了你不想选的那一类人。
注意,这里我提到了概率,你有没有意识到在相亲中突出父母这个维度的作用?
在较低的时间成本下,选到最有可能进一步相处甚至到结婚的那个人。
现在,来想想那些校园里的爱情,你可能因为外型或某次讲演中展现的才华,而对某个人有好感,于是观察,接近,慢慢发展成好友然后到恋人。也有胆大的,告白,被拒,告白,被拒,反复折腾几次说不定也成了,然而也有悲催的,曾经我们系的一个男生追我室友追了好几年,仍是未果。
校园爱情纯粹美好,但它基于相当大的时间成本。
你要花时间去了解对方的喜好,了解对方经常出没的地点去制造偶遇,你甚至会反复去翻对方的微博、博客、QQ空间。哪怕为一个女生,追求几年也无所谓,只要能接近她你就开心,那时人家会觉得你是执着,但二十八九岁时还这样,人家会觉得你傻。
很多大学生都会有这样的抱怨,为什么那些大企业那么看重什么211重点、什么硕士博士学历,我明明能力很强却大概率的败给那些门槛。
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大的企业,招人的人力成本是巨大的,它耗不起那么多时间和人力去辨别每个人的能力,所以索性划出一些门槛,最大可能的保证在有限的成本内不会招错人。
《中国式相亲》更像是一场面试。
看中的男嘉宾喜好什么,每次陈述都往上靠。
我要看到你的家庭,你的车,你的公司,这些都是你的门槛,来证明你的能力。
我也告诉你我去年买了个十万的表,
其实只是想告诉你我的消费观,别等交往几个月了,再来说,姐姐,我接受不了。
这样看来,《中国式相亲》也没有那么不堪。
它其实只是在用最短的时间排除掉不可能的那一类,从而挑选出那个最可能和你继续相处的那个人,尽管它表面上看功利、世俗,也会让你麻木,让你忘掉爱情中的不经意和机缘巧合。
它其实并不排斥爱与感情,只是先建立一点共同认知的基础,再去看看有没有发展感情的可能性。
当然,“中国式相亲”也有很大局限,不是所有的价值都是能拿标准去衡量的,比如那个月薪四千的大厨,显然花时间琢磨“通用赚钱技巧”要比“通用婚恋方法”更大概率上的找到老婆,但至少他努力去做了,也完成了个像书的东西,要知道很多30岁的人连阅读能力都还欠缺呢,更别说写那么多字了。
如果他把这种能力用在更对的地方,潜力很大。但相亲市场只认现在,不认未来。
《中国式相亲》不排除有节目效果,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与其排斥或骂骂咧咧,不如坦然面对。
如果你没那么多时间,朋友又有限,你可以选择这种相亲方式,但它仅仅只是一种选择而已,你永远都有自我选择的权力,你仍然可以主动追求恋爱,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也未必不能长久,你甚至完全可以选择不结婚,又能怎样呢。
祝过年回家可能会被逼婚的你,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