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泾河龙王是个冤大头,看原文:
……十王闻言,伏礼道:“自那龙未生之前,南斗星死簿上已注定该遭杀于人曹之手,我等早已知之。但只是他在此折辨,定要陛下来此三曹对案……
未知生焉知死?玉帝此番操作我还能说什么,只能是大写的服。并且泾河龙王犯天条的前后经过也很有意思,夜叉听到两个凡人对话大为震惊,回禀龙王——
……那渔翁说:长安城里,西门街上,有个卖卦先生,算得最准;他每日送他鲤鱼一尾,他就袖传一课,教他百下百着。若依此等算准,却不将水族尽情打了?何以壮观水府……
龙王甚怒,急提了剑,就要上长安城,诛灭这卖卦的。……
这分明是太监不急皇上急,龙王干嘛急匆匆亲自出面,完全可以差人整那算卦的。莫不是某句话击中了怒点,比如,鲤鱼一尾。巡视的夜叉已经说的很委婉了,原文是……
……张梢道:“你是不晓得。这长安城里,西门街上,有一个卖卦的先生。我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鲤……
我们再看金色鲤这三个字还在哪里出现过,陈光蕊上任那章——
次日早晨,只见店门前有一人把着个金色鲤鱼叫卖,光蕊即将一贯钱买了。……遂问渔人道:“这鱼那里打来的?”渔人道:“离府十五里洪江内打来的。”
这洪江有没有龙王我们不知道,我们知道的是原著两次出现长安城的地理环境——
(附录)话表陕西大国长安城,乃历代帝王建都之地。自周、秦、汉以来,三川花似锦,八水绕城流……
(第九回)都城大国实堪观,八水周流绕四山。
再看泾河龙王的工作单位——
众水族笑曰:“大王是八河都总管,司雨大龙神,有雨无雨,惟大王知之,他怎敢这等胡言?
由此可见,洪江要么是八河的主流,要么是八河之一。不管龙王是不是从洪江抓来的,管辖范围错不了。那我们可以大胆推断,陈光蕊放生的龙王就是泾河龙王。
这下大家明白为何泾河龙王窝火已久,自己居然差点被人煮了,报仇正不知道找谁。这下冤有头债有主了,一时冲动冲昏头脑,幸好被家眷劝住了。
这算卦的也未免太神了,第二天下雨的事属于天气预报,但是准到时辰点数。。。况且他又是当朝钦天监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袁守诚。并且从头到尾玉帝并没有开什么公审大会,两次圣旨就把事了结了。话说,玉帝到底派了多少卧底在唐太宗身边?
泾河龙王的死纯粹为了拉唐王下水,唐王被吓出病了。最终被魏征一封书信带给阴间判官加了二十年阳寿。然后就是办~水陆大会~唐三藏取经的契机应运而生,菩萨的执念坚持另寻取经人还是不行,只能是玉帝运筹帷幄——
……出榜招僧,修建“水陆大会”,超度冥府孤魂。榜行天下,着各处官员推选有道的高僧,上长安做会……
但是取经这事也是霸王硬上弓。原文:
傅奕闻旨,即上疏止浮图,以言无佛。表曰:
西域之法,无君臣父子,以三涂六道,蒙诱愚蠢;追既往之罪,窥将来之福;口诵梵言,以图偷免。且生死寿夭,本诸自然;刑德威福,系之人主。今闻俗徒矫托,皆云由佛。自五帝、三王,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长久。至汉明帝始立胡神,然惟西域桑门,自传其教。实乃夷犯中国,不足为信。
太宗闻言,遂将此表掷付群臣议之。……
自此时出了法律:但有毁僧谤佛者,断其臂。
菩萨法力无边也有照顾不到的地方,还是那句话,把真理推广给不需要真理的地方往往不能讲道理。
话说回来,玉帝除了选定金蝉子,因为金蝉子为后来的唐僧肉吃了长生不老做诱饵。但是为何一定要拿泾河龙王开刀,提前都有布局。这就牵扯,究竟是谁在架空玉帝。
只是架空玉帝这事没有实质证据不行的,制定律法的人碰到威胁律法的,再用律法就管不住了。高人行事点到为止,响鼓不用重锤。拿泾河龙王开刀纯粹是敲打西海龙王,原文第四十三回:
行者闻言,笑道:“你妹妹有几个妹丈?”敖闰道:“只嫁得一个妹丈,乃泾河龙王。
关于龙王的关系网,后面还会提到,暂时说到这里。关于取经传经的脉络缘由也讲的差不多了。取经的目的和取经队伍里谁的人最多。
我实在很难理解有人把《西游记》总结成一个关于成功的故事。话说,卷帘大将,天蓬元帅,齐天大圣,金蝉子圣僧,你觉得哪个不够成功?不去分析他们为何被贬反而断章取义宣扬什么成功学,真是舍本求末……不耻不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