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唐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觉得宋诗也完美阐述了这句话。尤其是读了柳永的《玉蝴蝶》后。对这一说法,对长调感觉更尤为深刻和鲜活。也解了我的一些疑惑。因为我一直不是太能理解长调。在我的印象里,长调是一种生硬的存在。
读词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今晚犹如灵光乍现,对词,对长调有了更完美的认识。任何技巧,其实都是为表达中心服务的。长调句式看似毫无章法,长短不一,但其实是为了更好地描摹场景,衔接文意,使作者的思想表达也更加灵活、自由、酣畅 ,情感也才更加充沛、自然。写出来的景,表达出来的情,也才能更好地为表现中心服务。
但其实,这也只是我的片面之想。对于我们的宋词大家来说,虽说看似“无法”,但其实每一字,每一词都非常符合词牌对韵律、字数的要求。这是每一个大家的特点:越是好的文学作品,越简眀流畅,文学和语言价值也越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