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朋友圈的饭后谈资和讨热点当属这条了:90后女孩辞职做代孕赚20万,供妹妹上大学。
姐姐小陈是90后,来自贵州。大学毕业后放了一个月薪4000多的小文员。2016年小陈的父亲在工地上干活出了事故,失去了劳动能力,家庭的负担一下压到小陈身上。
然而迫在眉睫的是,小陈的两个妹妹都已经上了大学,一个大二,一个大三,家里每月的开销都要一万多元。当时急需钱的小陈,在网上看到了“代孕”的信息,决定辞职,去上海试一试。
小陈来到上海,找到一家代孕中介,通过移植胚胎,为别人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儿,得到了20多万元的报酬。那家人为了感谢,事后还封了一个5000元的红包给小陈。
每月小陈都会和两个妹妹联系,询问她们的学习状况,并给她们转去生活费。二妹在四川上大学,每月1000元;三妹在北京上大学,每月1500元。
自始至终,“代孕”这件事儿,小陈没有对外人说起过,只有她的一个妹妹知道。未来的日子,她会把这钱存起来,待两个妹妹顺利毕业后,她想去做个小生意,继续以后的生活。
这还不算,最令人咋舌的是,小姑娘认为这孩子跟她没有关系,只是各取所需。如果将来要用钱,可能还会走这条路。
不得不说,这姐姐很“伟大”,为了家庭,牺牲自己。
可是,难道以后妹妹们要钱自己又囊中羞涩,甚至家庭困难要用钱的时候,她就要用自己的子宫,供起这个贫困的家庭吗?
更重要的是,代孕是非法行为,不应该鼓励。代孕是一个涉及法律,伦理,社会等方面的复杂问题。绝大多数国家名令禁止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否则机会有一些人把女孩子圈起来做赚钱的工具!
微博上的网友们立场大多都十分鲜明:代孕是违法的,并不是什么值得美化的事,家庭虽贫困,但大学现在方便的入学绿色通道和助学贷款都能帮助妹妹上大学。无论如何,姐姐为了家庭,走到代孕这步棋,都是不能被理解的。
更有网友评论:“ 姐姐为这个家付出牺牲的太大,即使是亲生姐妹。这么大的人情,作为妹妹们,她们还不起!以后这姐姐就相当于半个妈了,可以对她们进行 ‘管教’ ,这样的姐妹关系,迟早得翻脸。”
叶檀曾在檀谈上谈起这么一个话题:你作为哥哥姐姐,该不该供养弟妹?
她讲述了她身边朋友得一个故事:朋友的爷爷通过在新疆兵团工作,每个月35元钱。五十年代的月薪35元,相当于现在月薪4到5万一个月。他爷爷自己一个人,扛起了这个九口之家。真是一位铮铮汉子。
知乎上还有这么一个例子
有个女性留言,自己和丈夫结婚,然而丈夫每年至少给上大学的妹妹至少要15000元家庭本身就不太富裕。然而,作为凤凰男的丈夫说:即使自己不吃不喝,也依旧要供妹妹上完大学。这位嫂子,站在了自己小家庭的立场而言,而这位丈夫,结了婚之后,却依旧站在自己原生大家庭的利益一边。夫妻双方必定会因为利益的不同而闹矛盾。
中国自古大多都是小农社会,所以,兄弟姊妹之间的纽带也联系得异常紧密。比如有兄弟上了私塾,考上功名,家族向国家交的粮食税也会减少。所以那个时候的大家庭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
而现在家庭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质的变化。我们谁也不代表我们,只要把自己的生活过好,然后做好自己的事情,尽好自己的责任。平时亲兄弟很难有交集,最多在电话里寒暄几句,像以前那么强烈的生活在一起,已经不存在了。因为自己一个小家庭,甚至一个人都能存活。所以兄弟姐妹也都是以自己的小家庭为单位,开展自己的生活。
以前,盛大的家族才是一个大的利益共同体,现在是小的家庭,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不顾自身条件水平的帮助七大姑八大姨,这个就是不尊重小家庭。
回到上述这位女性的例子。因为供养了他的弟妹之后,小家庭本来钱就不多,生活就变得非常非常的拮据。她老公完全是站在大家族的一头,他说即使不吃不喝也得给自己的妹妹上学,这个时候双方的冲突,简直是太大了。这个嫂子她的立场已经转到了小家庭。但是这个丈夫很明确,他的立场还是停留在他的原生的大家庭里。
其实,何必那么极端呢?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哥哥供养妹妹是情分,不供养也没有什么关系,养育孩子毕竟是父母的天职,而不是兄弟姊妹的天然的责任。父母养不了那么多孩子,你偏要让你的另一半和你一起供养弟妹。那真的不是因为人家傻,而是因为人家重情重义。你应该要感恩,而且要好好的感谢对方。
麦吉认为,其实问题不在于该不该
如果说家里的什么亲戚在读书的时候在生活上遇到困难,你可以来出钱帮助。但是必须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
一点钱都不给,这是不近人情,而且这样的人通常比较自私。但是得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克扣自己的丈夫孩子,对原生家庭全盘付出,肯定是不对自己的小家庭付责任,这样的人一定比较愚昧。
并且如果说弟妹接受供养之后他很感激,并且也有读书的潜力,这当然可以帮他一把。但是很多我看到的帖子更多的是,这样的弟弟都是不愿意工作,只想伸手要钱,其实就是一条寄生虫,其实这就相当于对于寄生虫的放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