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这几天情绪有点低落,接连跟我哭了两次鼻子,说是作业太多搞得心情很不好,想我出面跟老师谈谈同意她不写作业。
我女儿属于那种“钝感力”、有些憨、成天傻乐型的,像这种还没开口就红了眼睛而且是因为学习的事,这还是第一次。
心疼肯定是我的第一反应,但更多的是高兴,高兴于她知道遇到困难了要借力,而不是一个人默默内伤。
但理性告诉我,或许事情还有隐情,是连她自己都不知道的隐情呢?果然,随着一点点慢慢的聊啊聊,我们一起找到了真正的原因:数学作业里不会做的题有点多,用她的话说是上课学到的知识点不会应用到解题里——她不想让老师看到她的这一面,这才是问题的“结”。
我是怎么帮宝贝闺女找到自己的“蝴蝶结”的呢?
依照心理学研究的恐惧三层次找到的(对照我和女儿的案例一一解释怎么判断和引导):
1、第一层恐惧是:事情本身——也就是,她说的作业多。
2、第二层恐惧是:害怕失去背后的价值——也就是,第一层问题背后还有她真正不想面对的。
在这一步,我会顺着她的回答进行提问。例如:我问她“作业多会让你睡得很晚影响第二天上课质量?”,她回答“不是,是我没有时间做课外题了”,每说到这里眼泪就往下掉,然后很“伤心”地说宁可不写作业也得刷题。(她的情绪的突然变化,给了我一个信号:“如此强烈的需要刷题”这个点与真正的问题结有关联)
3、第三层是真正的恐惧: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面对这个失去——也就是,她真正害怕面对的问题,再不请老妈出面,当下已经自己解决不了了。
到了这一步,依然不做任何建设性的提问,还是就事问事。例如:我问她“你选择刷题而不想写作业是觉得刷题比写作业更适合你是吗?”,而不是问她“我们试试只完成作业不刷题,怎么样?”——区别在于,前者会让孩子继续敞开心扉交流,一旦她出于自我保护关上心门,那我们聊天将失败,问题还是问题。所以,在非建设性提问和聊天下,孩子告诉了我数学作业里经常有一半不会做,不会做的当晚就找同学抄了填满,所以她需要刷题(想通过关门刷题来搞定那些不会应用的知识点)。问题已经明了啦:为了掩饰自己数学出问题了(高中里第一次期中考试她是全年级的理综第一名),或者说为了把数学问题有效的控制在极少数人(给她作业抄的同学)知晓的范围内,所以,她选择宁可不做作业(抄作业)也一定要刷题——她不想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暴露自己的短处——也就是,她在意的是老师和同学们的评价,她真正害怕失去的是那个“大家眼里”的第一。
我们最后的沟通结果是:1、她可以接受自己当下数学的“不完美”;2、她同意独立写作业不再抄了,不会的去问老师和同学;3、她的心情恢复到正常值。
孩子这事还得因材施教,我的做法未必都对,仅供参考:
1、保持温柔、不急不躁,还可以开点小玩笑,给孩子一个安全、放松的沟通环境。
2、无论是言语还是表情,传递给孩子的都是我们更关注他们的心情,而不是成绩。
3、除了认真的听以往,对话以复述式提问为主(就事问事),而不是质问和建设性提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