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穷,离乡镇又远,那时候的公路叫马路,其实在我们这里没有养马的地方,路面辅着一层沙子,叫“沙路”更贴切。
当时的班车,从县城出发,一天只有两个班次路过我们乡镇,坐车基本都是人挤人,都成“站车”了。
在乡镇上的中学读书时,坐车经常是一位难求,我们几个往往是挤挨着“站车”去学校的。
这天上午也不例外。我们刚刚挤上车,车门缓慢关上准备启程时,忽然车窗外传来一阵叫声:“师傅等一下,我也要上车。”大家循着声音望去,只见车后面气喘吁吁跑来一个中年男人。
他肩上扛着一包大米,手里拎着一个蛇皮袋,袋子形状很不规则,看样子是装着地瓜类的东西,司机看看他,又看看满满当当的一车人,歉意的对中年人说:“没办法啊,挤不下了,如果你上来了车门都关不上啰。”
中年人用衣袖擦了擦满头大汗,掂起脚尖通过车窗探探头,看到确实没法挤了,冲司机摆摆手,“师傅你们先走吧。”司机启动了车子,远远的,我看到中年人肩扛手提着东西跟着车子前进的方向走来。
我们到校门口时,看到同学张荣在东张西望。一问才知道,这个周末他要补课没有回家,大米又不多了,就捎信回去叫他父亲送大米来,我想刚才的中年人应该是他父亲了。
傍晚散步时,看到张荣和他父亲道别。父爱如山,看着父亲匆匆离去的背影,张荣哽咽着对我说:“现在已经没车了,我爸还要赶回家去喂猪呢。”学校距离他家有15公里路程。
夕阳余晖中,中年男人匆匆忙忙赶路的背影在拉长,拉长……
若干年后,我在县医院碰见张荣,刚到不惑之年的他已经是县医院的技术骨干、主任医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