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投资理财
央行是如何调控经济的

央行是如何调控经济的

作者: 萨瓦河畔的钟声 | 来源:发表于2020-03-31 02:42 被阅读0次

最近石油价格腰斩,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美国股市短期内多次熔断,全球经济恐慌情绪严重,好像已经走到了危机的边缘,各国政府面临巨大压力。在经历了1929年大萧条和2008年经济危机后,大部分国家认可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面对危机,政府不能坐视不理任凭悲观情绪高涨,实施财政货币政策等干预措施,熨平经济周期,安抚人民情绪是政府应尽的义务。近日,美联储也是动作频繁,接连通过降准、隔夜回购释放流动性,除此之外,更是推出2万亿经济刺激法案。但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和政府财政政策到底如何影响经济,很多人却是一脸茫然。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美联储等各国央行是如何通过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的。

我们从新闻上接触到的央行货币政策主要有以下两类,存款准备金制度和基准利率,首先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宏观了解一下这两个概念,对于了解整个金融系统会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把经济体看作一个农田的话,银行体系就像一个巨型的水利工程。在这里面,央行就是那个巨大的水库,它发行的法定货币就是水库里的水。那商业银行(有创造货币的能力)是中途大大小小的送水站,农田里面的水量大小,中央银行作为水源来源地,能够控制这个水利工程的两个巨大的闸门,一个闸门控制水量(存款准备金),一个闸门控制水价(基准利率),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田里水的价格和水的供应量。那么央行是如何通过控制这两个闸门达到控制经济体货币量的目的的呢?

金融系统与农田水利系统

1.央行控制水量的第一个闸门-存款准备金制度

央行要是把存款准备金这个闸门开大一点点,或者开小一点点,都会马上让我们感到,市面上钱多了或者钱荒了。

要想了解存款准备金这个巨大闸门是如何运行的,我们需要先搞明白什么叫存款准备金制度。

存款准备金制度简介

储户要把钱存到银行里,银行再放贷出去,然后形成企业、个人的各种贷款,支持消费生产。但是,每天都有不同的储户有提现的要求,所以银行必须留存一小部分钱出来应付储户提现的需求,这部分钱就叫做存款准备金,这个留存的比例就叫存款准备金率。控制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就像控制水库的闸门一样,可以控制整个社会的信用规模。在通过银行体系的循环中,存款准备金有一个放大器的作用,关于存款准备金率的任何一个微小的调整都会引起社会信贷规模很大的变化。

举例来说:假设最低准备金率是10%,也就是说当银行得到100元的存款时它必须留存10元,只能贷出90元,其次假设银行会放足90元。

现在有某君A往银行里存了100元,银行再将其中的90元放贷给B,如果B把贷来的90元又全部存入银行,银行再将其中的81元贷给了C,C又把81元存入银行,银行再向D贷出72.9元...依此类推,央行最先向市场投放了100元,市场上最后多的货币会是100+90+81+72.9+...解这个数列的值是1000,其实就是100*(1/0.1)=1000,所以最初的100是基础货币,最终的1000才是实际的货币供给量。

下图是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货币扩张过程:

存款准备金货币扩张机制

现在有了存款准备金制度这个概念以后,如果央行觉得市场上钱太多,或者太少,它完全可以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货币乘数。比如说现在钱多了,就要收缩一下,央行把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20%,那货币乘数变成了0.2的倒数应该是5。所以100美金的基础货币,现在市场上流通的钱变成了500美元。同样地,要是央行觉得经济过冷了,就放点水,然后把存款准备金率给降低,降低到5%,那市场流通的钱现在变成了2000美元。所以说降准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也就是央行给经济放水。那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意味着收缩。所以为什么降准大家都欢天喜地,因为市场上钱变多了,投资机会也变多了,大家的机会都变多了。

2.央行控制水的价格的第二个闸门-基准利率

央行要把基准利率这个闸门开大一点点,或者开小一点点,也会马上让我们感觉到市面上钱多了,钱便宜了,或者钱少了,钱变贵了。那么央行是通过什么方式控制市面上钱的价格也就是利率的呢?

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

主要操作就是央行通过在银行间市场去购买/卖出债券,抬高/降低债券价格,债券价格上升/下降了,因为债券是固定收益证券,还本付息都是固定的,债券的价格上升/下降,也就意味着购买债券的成本上升/下降。成本上升/下降,收益固定,利率自然就是下降/上升了,央行就达到了降息/加息的目的。央行持续地进行这样的操作,一直到债券利率达到央行设定的水平。如果感觉这种解释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我们可以利用上述农田水利系统的例子形象的理解一下,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购买或者卖出债券,就相当于央行这个水库增加或者减少农田的水量,水量增加,水的价格就便宜,水量减少,水的价格就贵。对应的,就是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入/卖出债券,市场上的货币变多/变少,利率为货币的价格,货币的量多/少,则价格便宜/昂贵,则利率下降/上升。

另外,中国央行还可以直接地规定一个基准的存贷款利率,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时候,要以这个基准利率为参考,央行还可以通过窗口指导进一步影响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所以,中国央行的政策手段,比其他国家央行要多,那么市场反应也就更大。

3.上述两种操作的联动效应

你可能也发现了,正如上述描述的一样,在利率为正的情况下,资金数量和价格是联动的,无论是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还是基准利率的调整,都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降准等操作,影响资金数量,然后间接影响了资金价格即利率,看上去是直接向市场投放流动性,但是也形成的利率下行的压力,就像是农田水利系统,你持续向农田供应水量,不仅仅会使得水量增加,根据供求法则,水量增加也会联动使得水价降低,所以当利率为正的时候,货币宽松政策从价宽松与从量宽松是等价的,我们统一称为从价宽松。只有当利率为零或者为负的情况下,量价不在联动,公开市场操作和降准等操作导致的资金数量增加不会使资金价格下降,所以这时才称为量化宽松。

这就是目前美联储的操作,目前美国利率已经降低到零了,美联储不断的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这种操作已经不能与货币价格产生联动达到降息的目的了,但是还能不断的给市场增加货币供给,达到从量宽松的目的。

4.央行调控的局限性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有疑问,央行既然有这么强大的工具,那央行岂不是可以随便控制经济的运行,决定经济走势?但是整个经济体是一个巨大复杂的系统,央行每一个小小的动作都会产生巨大的联动效果,金融市场是由千千万万复杂的个体组成的,每个个体积累起来的各种决策都会影响央行货币政策使用的效果,所以说央行的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小心谨慎,考虑整个系统的反应,有时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后果。

就像降准降息虽然能够刺激经济,但是也会增加经济体的货币量,货币作为价格尺度,货币量增加,就会导致资产价格增加,一定程度上导致通货膨胀,所以只有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状况,使得货币量增加与经济发展速度匹配,才能保证资产价格的稳定,央行随意调控经济,大幅度的降准降息可能只会造成恶性通货膨胀,扰乱市场,给经济体带来致命打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央行是如何调控经济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lji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