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三大流派分别是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认知行为,罗杰斯和马斯洛是人本主义流派的两位大师级人物,罗杰斯提倡“成为你自己”,而马斯洛提倡自我实现。
我们来看看罗杰斯对自我的定义,就像是描绘真相。他说,“我”,不是别的,就是一个人在过往时空里一切体验的总和。
这里的一切体验,包含着三个部分:“我”,“你”,和我们之间的动力。这个“你”,指的是万事万物,总之是“我”之外的一切存在。
举个例子
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说“我很开心”,这好像是说他自己很开心,但其实不是这样,这里肯定是在说“我在和你的关系中很开心”。
罗杰斯这个对“自我”的定义,特别强调了“体验”这两个字,在他看来,定义一个人是谁,要看他的体验而不是思想。
现实中,我们在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一般对思想特别重视,但会忽略体验。因为思想是有迹可循的,但体验好像不容易捕捉,看起来还是一种可怕的存在,像深渊一样;人们重视思想,还因为思想可以用文字来表达,可以有逻辑结构,这让思想有了一种美感,还可以让人对思想产生控制感。
思想虽然重要,但罗杰斯认为思想是体验的镜像。什么意思呢?就像我们必须通过照镜子,才能看到自己的脸一样。这个镜子中的形象就是镜像,但是镜象不是我们自身。所以你要知道,一个人的思想再重要,也不能忽视他的体验。
如果我们将思维与逻辑看成一个人的本质,而忽略了体验,这就是忽视了“自己”。
现象场
既然罗杰斯说“我”是过去一切体验的总和,那怎么能认识一个人的“我”呢?
罗杰斯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现象场。现象场就是一个人的体验和时空等环境因素的结合。
举个例子
在你满一周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特别重要的事——妈妈给你断奶了,这自然会引起你强烈的体验。围绕这个体验就会有一个特定的现象场,这个现象场有三个特点:
1.它发生在你和妈妈之间,可能还有其他人参与了,比如奶奶强烈建议妈妈给你断奶;
2.它有特定的时间点,断奶这件事是你一岁大的时候发生的;
3.这件事有特定的空间,这是在你家里发生的;
当然,这其中的现象场还有一些别的情况,我们在这里不再展开说。
回过头来,我和你说了罗杰斯关于自我的定义,还说了现象场的概念。你可能会问,说这些有什么用呢?
我要告诉你的是,你必须深入了解一个人的关键体验,还有这些体验发生时的现象场,你才能真正知道这个人是谁。
如果你只是去理解这个人的本我、超我和自我,或者理解我说的“自我的五个维度”,那你并不能真正了解这个人,或者说,你根本碰触不到这个人。
美国有一个心理学家,他发展了一个很有趣的相亲测试。
这个测试设计了几十个问答题,要求相亲者在相亲中完成,最后,再让每一对男女四目相对,专注地看着彼此4分钟。最后的结果是,任何两个人都可能爱上彼此。
需要说明的背景是,相亲活动中的这几十个问答题,全是对一个人生活历史的调查,而且调查的就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关键事件,比如你什么时候上的小学,你在小学中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等等。
其实这个活动体现的就是罗杰斯的理念,体验是认识一个人的根本。而关于其中的现象场,是我一再提到的具体化。必须把一个体验发生时的现象场勾勒出来,一个人的记忆才会被提取,而深度体验才会被唤起。
这样一来,我的体验就会被你看到,就相当于,我向你敞开了我自己,而你把我作为关系的中心,听到我的体验,我就感觉,你给了我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和真诚等等,我认为这就是爱!
相反,也是一样的。
可以用这个理解来解释一下相爱的过程。真正相爱的两个人,常常是几个月、几年,甚至一辈子去了解彼此的体验和现象场,他们又同时拥有彼此的现象场,和共同的现象场,这就是爱产生的过程。
心理学家对短时间相亲的设计,就是把这个可能漫长的历程给浓缩了。
长程精神分析治疗,也是这样一个过程,只是精神分析师不向来访者敞开自己的现象场。
这个事情也让我有了一个特别根本的联想:
任何两个人如果全面了解了彼此的体验,都会爱上对方,那么,有没有这种可能?如果“我”能懂得任何一个人的全部体验,就会发现,“我”和“你”,是一回事。
所谓“我”爱上“你”,其实是通过“你”来看见“我”的一个过程。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的。
一如鲁米的诗:
我为什么要寻找他呢?
我不就是
他吗?
他的本质透过我而显现。
我寻找的,只是我自己!
这是我最喜欢的鲁米的诗句之一。
也许最后这些探讨,一些朋友会觉得晦涩了一些,但你至少可以试试,如果你想了解谁,可以好好地去了解他的现象场,碰触他的深刻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