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认为楼市应该取消限购吗?原因是什么?
对于限购这个词在几年前听说过。当时有个亲威在泰州买了两套房了,后来,发现又一新楼盘推得火热,又想再买一套,可他的名下已不允许了,于是,他请他请小舅子出面,以他的名义去又买了一套。据说,老早转手卖了,又赚了一笔。
可想而知,几年前房价火爆,都是有钱人炒爆的。
现在又推出限购的政策,其本质已于前几年不一样了。
现在限购可能是针对某个地段的房子,如果相对好的地段放开任购,势必有些位置偏远的房子更会陷入冷宫。对于整个房产市场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不过,就目前的局势,炒房的人已经收敛了许多,所以限不限,也没多大意义了。他们都在站踮脚观望,精明得很。真正刚需的没办法,拼死亡命也就供上一套,做一辈子的房奴。
(2)CBD也扛不住了?
CBD也扛不住了?租金下跌,写字楼空置。这什么情况?
CBD,是什么东东?很可笑,我真的不知道这是个什么鬼。好在懂的人懂得多,告诉我,是指商务区,而且是指北京的商务区。
这让我确定有点吃惊,不过惊讶之余我还是淡定了。国家的政策是面向全中国,而房地产的动荡势必会波及每个城市的角落,北京,作为全世界瞩目的城市又怎能幸免?
写字楼空置,是商务类的大型广交会已经次第减少,国民经济市场将会相同程度受限。所以租金下跌不是房东的问题,而是你一分钱不要,也没人租用。
如此惨淡的行情,真的让人担心。房地产的走向,国家需要什么样的力量才能启动。
(3)房屋养老金来了,快来看看
房屋养老金来了,仿佛一个炸弹,刹那全网传得沸沸扬扬。
这真是个新民词,顾名思义,自然而然就想到人口养老金。
养老金,养老金,是对老年人生活的一个保障。而房屋养老金,也是对老房子的一种保障吗?
为此让潘总给我们科普了一下。确实是这个情况。
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仍疲软,新楼盘相对开发得少,纠结的是顿在开发商手上的现房,也就是二手房。他们像饱经沧桑的老人,挡不住岁月的侵袭,也在日渐衰老。为确保老龄房的生存价值,这也许是可取的。可据在物业费里有一笔属维修资金,怎么解释?
还有房屋身价从落成就有这个养老金,对开发商是不是制造了瞒天过海,暗渡陈仓的机会,比如豆腐渣工程之类的?
问题是,房屋的养老金,谁付?这是不是让业主的物业费再添新项目?总之,这个新民词的诞生,会滋生太多的枝Y,有待修剪和完善。我们试目以待。但愿能让老百姓好过些。
(4)二手房市活性降低
根据数据显示,北京二手住宅网签总量在今年第二季度相较于第一季度下降了15.9%,这表明二手房市场的活性有所降低。
此外,与5月份相比,6月份挂牌量虽然仍在持续增加,但增速和5月相比已有所减缓。
北京的形势,对于我们这些三,四线城市是不是方向标也很难说。
就我们泰州而言,年初的二手房市场确实活跃。从中介那发出的房源,你隔上几天再问,就卖掉了。价格也不算低,质量好的二手房也在1万2一平。
如果根据北京的形式来衡量泰州房地产市场的话,只能说刚需的已经出手了。而那些可买可不买的继续在观望,至于炒房这个词恐怕会慢慢隐遁。所以二手房市场一度低迷也就不奇怪了。更何况新房源还哪么多。如果手上资金不是那么雄厚,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只能期待国家出新政策了。
(5)该不该救楼市?
这是个很沉重的话题。曾经那么火爆引领全球的各行各业的楼市,怎么会崩塌得用救这个字眼?
众所周知,房地产的兴衰确实是引领国民经济的风向标,因为许多裙带关系让它们相互依赖,相依为命。或许是前几年房价上涨的飞快,有许多的喑结没有善后处理,导致有些环节失控,内耗严重。直至崩塌。
救市,是国家出手?还是房产商自救?不管谁救,首先得稳住消费者的信心。必须拥有房子的交易成功量。那必须让老百姓放心大胆地去购买,也就是说老百姓买得起了,成交量显然会提高,市场自然会被激活。
总而言之,只要老百姓都买得起才行,否则,救市,就是一纸空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