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错换人生28年中的姚策离去,想起了阿城小说中的话,无常是人生欲望的瘙痒。
血缘,有时候真的神奇。神奇到即使曾经陌生,但有了血缘,一下子就亲近了,像不曾陌生过一样。
有时候它又很普通,普通到只剩下血缘,再无牵连。
我和我的侄子们,就属于普通到只剩下血缘。
还在我读书的时候,大侄子就已经出生。本就是重男轻女的家庭,大侄子的出生,得到我们所有人百般宠爱。尤其是姐姐们,这是娘家人的血脉,把他看成宝。
那时的我,虽比不上姐姐们对侄子的疼爱,但也是全心全意的爱。
渐渐地,随着家中发生的一件件事,弟弟的不在场,一切都开始变了。
一方面我年岁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明白父母孩子之间的爱尚且是相互的,是有温度的,是求回报的,更不用说其他人之间的爱。
血缘固然很美好,但一腔热血不计回报的爱,在我和他们之间不生效。无论曾经留在我印象中的侄子有多么可爱,我心底有多少柔软升起,但长大的他,他们,身上都被灌输太多了对我来说既陌生又反感的东西,彼此都远离了。
另一方面在于他们背后那个做事风格令人作呕的妈。
她愚蠢地坚信娘家侄子就该无条件问姑姑要东西,谁让是姑姑呢,出嫁的姑娘,你可不就得以后靠侄子,侄子是姑姑的娘家门面……
她教唆侄子们,伸手要东西时,永远理直气壮,一切都觉得理所应当。
同时她一直像寄生虫一样生活,坚信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她只愿被养着,而不愿自己养自己。没出嫁靠的是父母,出嫁靠的是丈夫;丈夫不在,靠公爹,年纪大的公爹无力让她靠,各种作妖取闹。
儿子们长大了,她挑唆儿子,永远都装作自己一副受害者的模样。受了教唆的侄子们,觉得他们的娘柔软无比,娘没人养着,着实委屈,渐渐也觉得姑姑们,爷爷奶奶们不够仁慈,没有无条件供养着他们。
嫌隙渐生渐多,曾经爱的侄子,与我们渐行渐远。
于我,没什么可说的,我早已经不受老家风俗左右,也没有打算侄子们去充当什么,日子是自己的。
爱起于血缘,但不会全靠血缘来维持,任何人之间的爱,都要有温度,要相互温暖。
我和侄子们渐行渐远,远的只剩下血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