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培训以来,听的唯一一场与众不同的报告,是华东师大教育系李政涛教授的报告。他做报告课件不是预先准备好的,而是边讲边把重点内容敲打出来,清晰有序地排列出来,重点内容,一目了然。
报告内容容量大,先进实用,听后收获颇丰,对我触动最大的是:他提出的评课的观点,让我重新审视我平时的评课,可以说评课很不到位。
他提出评课高手的评课标准一,首先是鉴赏家。就是通过认真观察教学过程,要能指出这节课的优点和亮点,教学设计哪个问题设计的好,教学过程哪个环节处理得恰当等。
其次是批评家,要敢于说真话,开诚布公地指出这节课的不足之处,要评得真、准、深,真正指出问题的症结。
更重要的是建筑家,要能根据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系统而具体的重构建议和方案,帮助教师重新建构新的教学设计和新的课堂,从指点江山到打江山、点染江山,为重建而评课,为教师教学技能的有效提升而评课。
他还提出评课的标准二,评课要做到有思想,有方法。有思想的方法是魂,有方法的思想是根,化思想为方法,做到有魂有根的评课。
李教授提出的评课标准,是评课高手的评课标准。想想自己平日里的评课,确实差的很远。既做不到鉴赏家,也做不到批评家,更做不到建筑家。发现优点亮点尚不大难,指出症结就有点欠准欠深,切不中要害,重构建议更是轻描淡写,缺乏深度缺乏新意。很为自己的能力感到汗颜。
学习了以后,我在评课时,就有意识地向建筑家方向迈进。听课时,我就在想,怎样做才更恰当,评课时,在指出优缺点后,尽已所能提出重构建议。而且评课时,要有自己的思想,有方法,做到有魂有根的评课,使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李教授说,谁是最懂教育的人?最懂课堂的人,最懂教学过程的人。所以要站在里面来看教学过程,不能站在外面纸上谈兵。所以,要多走进课堂,观教师的教学,观学生的学习,从学生的学习效果审视教师的教学效果,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评课。
听了李教授说讲座,真是受益匪浅。是啊,培训就是开眼界,通过培训,受到了启发,知道了以前所不知道的东西,汲取了新思想,就会拓宽自己的思路,迈向更高更广的领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