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寒假日更
教育学里几个有用的理论

教育学里几个有用的理论

作者: 兴富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19-01-29 07:39 被阅读40次

    之前在写一个报告的时候,发现了一篇硕士论文,虽然论文的质量有待提高,但是论文里提到的几个理论很有用,现摘抄如下。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这个理论于1973年由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在《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过渡中的问题》中提出的,文章用高等教育所容纳的学生数量占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的比例,将高等教育划分为精英、大众、普及三个阶段。低于 15%被称为精英教育,处于 15%--50%之间则是大众化教育,50%之后的被称为普及化教育。这个理论是一个预警理论,当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达到某个特定的节点时,在大学的内部,教育和教学活动即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是关于高等教育规模达到一定发展目标之后的一种预警。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国家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同时,也标志着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所达到的水平或状态。因此,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其发展阶段的研究应放在整个高等教育的宏观背景下考察,从质量和数量、规模和效益、投入和产出、过程与结果等多角度、多侧面进行深入研究,建立高等教育发展综合指标,这样才能比毛入学率这一个指标更能说明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

    高等教育职能拓展论

    无论是课堂上学到的还是平时看到的,高等教育的职能一般只有三点: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高等教育职能拓展论认为,随着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有人认为国际合作应为高等教育的第四职能,以满足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对高等学校提出的新要求,这也是大学在世界各国经济和科技日趋国际化的历史潮流中应当和能够扮演的角色。还有人认为,高等教育可以促使新职业的产生,这种新职能的产生是高校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依靠自身的知识优势,将新知识迅速转化为新产品,从而形成新职业。高等教育职能的拓展,既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外在驱动,同时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内在逻辑的必然演变,体现了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高等教育产业化理论

    教育作为一个产业,过去由政府包办,教育资源完全通过计划的方式进行配置,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这种方式平衡了社会需求,曾经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仍然由政府包办教育,采用计划的方式来配置教育资源,必然会导致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是多种多样并随时变化的,而计划的制订和落实通常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计划很难全面、准确地反映多样的、不断变化的需求,于是出现布局结构、规模的不合理,质量、效率、效益不高等问题,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必须同时发挥计划和市场的双重调节作用,其前提就是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产业,充分发掘教育的商品性、市场性和产业性,使市场机制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能够发挥作用。

    美国的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得最好,不但建立了相应体系,而且相当完善。其本质是推进传统教育变革,建立教育与经济的互动发展机制。高等教育属于第三产业,是一项需求前景广阔、投资收益率高、具有战略性地位的基础产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持久的推动作用。

    人力资本理论

    经济学家向来重视教育对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最早提出人力资本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而第一次对人力资本理论做详细阐述的是美国经济学会会长舒尔茨。他认为,全面的资本概念应当包括人和物两个方面,即人力资本物力资本人力资本又包括两个方面。一个社会中从事有用工作的人数及百分比、劳动时间,是量的方面;而人的技艺、知识、熟练程度与其它类似可以影响人从事生产性工作能力的东西是质的方面。对于物力资本,舒尔茨认可它是人力资本概念的内涵,即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工作能力。它对生产起促进作用,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也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

    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相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大。“人力资本的显著标志是它属于人的一部分。它是人类的,因为它表现在人身上;它又是资本,因为它是未来满足或未来收入的源泉或者两者的源泉。”

    参考文献

    蒋志娟. 广西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的路径探索[D]. 广西师范大学, 200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学里几个有用的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lqw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