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大便干燥,粪块阻塞,常会引起腹胀、腹痛、烦躁不安等问题。中医认为便秘的病位在肠道,与脾、胃、肺、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紧密相关。
除了改变生活方式,还可以利用人体腧穴来改善便秘问题。以下五个穴位,通调腑气,润肠通便,能够有效缓解便秘症状。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19548/95ac57fd988cb9a6.jpeg)
1、天枢穴:
位于腹中部,脐中旁开 2 寸。天枢穴临近肠部,又为大肠募穴,是大肠之气结聚于腹部的腧穴,对肠功能有调整作用,可使肠功能趋向正常,主治便秘、泄泻、胃肠腹痛等与肠道有关的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19548/e18cf0119a185edd.jpeg)
2、照海穴:
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照海穴为八脉交会穴,通阴跷脉,是肾经脉气归聚之处,犹如大海一般。 老年人多肾精亏虚,按揉照海穴可调补肾阴,通调二阴,缓解便秘。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19548/460190f2abcc069b.jpeg)
3、大肠俞穴:
在腰部,当第 4 腰椎棘突下(约平两侧髂棘最高点连线),旁开 1.5 寸。大肠俞为大肠的背俞穴,是大肠之气输注于腰部的腧穴,对便秘、泄泻、痔疾等疾患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19548/180ef9f5f061809e.jpeg)
4、支沟穴:
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 3 寸,尺骨与桡骨之间。支沟穴为三焦经五输穴中的经穴,五行属火,故可疏调三焦火热之邪,同时起到调理三焦气机以通调腑气的作用,所以对便秘有很好的效果。
5、上巨虚穴: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 6 寸(足三里下 3 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是大肠之气下合于足阳明胃经的腧穴,大肠有病取上巨虚调治,符合《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合治内腑”的理论,所以该穴位对便秘有很好的的调理作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19548/7652000a1e44df69.jpeg)
采取腧穴调理便秘,要有耐心,贵在每日坚持。按揉上述腧穴,手法要轻重适宜。如果便秘严重,要及时就医,明辨发病原因,在采取综合调理的情况下,坚持腧穴按揉调理,可起事半功倍的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