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看了很多书,很多已经忘记。
也有几本念念不忘,如思念之人,时时想起,常常盘旋脑海。
第一本:《给教师的建议》
那是2010年3日,我误打误撞加入了朱永新教授发起的网络师范学院。魏智渊老师担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的讲师,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居然报名担任这门课程的组长。
犹记得第一次授课,很早就搬着小板凳坐电脑前,像等待男朋友的女生,怕开始上课,又怕不开始上课。2个小时的课程,笔记做得很认真,但真的没怎么听进去,只是机械做笔记。
说谁不动笔墨不思考,其实,动了笔墨也不一定会思考。
犹记得第一次整理授课记录,本以为我花了3个小时整理的记录,会得到魏老师的表扬,没想到,魏老师一言不发,过了几个小时,重新发我一份他整理的授课记录。
每一个字,每一个段落的处理,都让我冒汗。
就这样,在冒汗中,我走进了教育循环学,走进了两套教学大纲,走进了自动化读写,走进阅读的世界,走进了劳动教育……
课程结束后,我花了洪荒之力,从第二套教学大纲入手,用了几乎整个暑假的时间,写了一份2万多字的作业,最后得到了一个珍贵的“良”。
真的是一个积极珍贵的“良好”。魏老师极其严苛,100多份作业,及格20来份,良好2分,优秀1份。
以致至今,我仍被这个“良好”所激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