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22)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22)

作者: 海海海616 | 来源:发表于2018-09-11 20:49 被阅读0次

    第 22 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

    提出了经济学前沿中的三个主题

    22.1 不对称信息

    人们在获得与相互影响相关的知识上的差别被称为信息不对称

    工人对自己会把多少精力用于工作比他的雇主知道得多,这是一种隐蔽性行为

    二手车卖者对车况的了解比买者多,这是一种隐蔽性特征

    没有信息的一方都想知道相关信息,但有信息的一方都有掩盖这些信息的激励

    22.1.1 隐蔽性行为:委托人、代理人及到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一个没有受到完全监督的人从事不诚实或不合意行为的倾向

    代理人:一个为另一个人完成某种行为的人

    委托人:让另一个人完成某种行为的人

    雇佣关系是一种是一种经典的例子,雇主对工人存在的到底风险做出的反应是:更好的监督、高工资、延期支付,如年终奖

    公司管理:法律角度看,公司是被授予许可证,并被认为是权利与责任与其所有者和雇员分开的独立法律实体的一种组织。经济角度看,公司这种组织形式最重要的特点是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股东拥有公司并分享利润,管理者受雇于公司并作出如何配置公司资源的决策。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引起了委托代理问题。管理者处于了解企业可获得商业机会的有利地位,并承担为股东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任务。但管理者可能有着自己的目标,而不是与股东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一致。董事会负责雇佣和结果高级管理人员,考察管理者的业绩并设计其工资福利。这种工资福利旨在使股东利益与管理人利益一致的激励,如根据业绩给予管理者奖金或期权,公司业绩好股票价值就更大。同时董事会本身是股东的代理人,如何确保董事会按照股东的最大利益行事也是一个问题

    22.1.2 隐蔽性特征:逆向选择和次品问题

    逆向选择:从无信息一方的角度看,无法观察到的特征组合变为不合意的倾向

    二手车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使买者担心自己买到次品,因此即使刚开了几周的车也得降价很多卖;劳动市场上对效率工资的另一种解释是,企业不如工人了解自己的能力,如果企业支付低工资能力较强的工人就会离去,因此企业支付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

    保险市场上购买者比保险公司更了解自己的健康问题,因此有隐蔽性健康问题的人更容易购买保险,因此保险的价格反映的是高风险人群的成本,而不是普通人的成本,因此高价格阻止了普通人购买,因此私人市场可能不能提供合适的医疗保险数量

    市场收到逆向选择困扰时,看不见的手就不一定能发挥其魔力

    22.1.3 为传递私人信息发信号

    市场以多种方式对不对称信息问题做出反应

    发信号:有信息的一方向无信息的一方披露自己私人信息所采取的行动

    企业花钱做广告,学生获得大学学历,都是在发出信号,有信息的一方都用信号让无信息的一方相信有信息的一方正在提供高质量的东西

    如何使一项行动成为有效信号?第一其成本必然是很高的,如果是免费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也就传递不了信息。第二,对有高质量产品的人来说,信号必须是成本更低或更有利的,否则每一个人都有使用信号的同样激励,那信号也就不能能说明什么了

    22.1.4 引起信息披露的筛选

    筛选:无信息的一方所采取的引起有信息的一方披露信息的行动

    22.1.5 不对称信息与公共政策

    当一些人知道的比另一些人多时,市场不能使资源最好的利用,在要求政府有所作为时,需要考虑三个问题:

    1 私人市场可以用发信号和筛选的组合来自己解决不对称信息问题

    2 政府也并不比私人各方拥有更多信息,尽管资源配置不是最优的但可能是可以达到的最好的

    3 政府本身也是一种不完善的制度和机构

    22.2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运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政府如何运作,有时也称为公共选择学科

    22.2.1 康多塞投票悖论

    在两两投票时,我们期望偏好表现出传递性特征:如果A优于B,B优于C,则A优于C

    康多塞悖论:多数原则没有产生可传递的社会偏好,即投票顺序会影响结果

    狭义结论:当有两种以上的选择时,确定议程会对民主选举结果有重大影响

    广义结论:多数投票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社会真正想要什么结果

    22.2.2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两两投票的一种替代投票制度是博达计算:让投票者对可能的结果进行排序,给排在最后的1分,到第二的2分,以此类推,总分最高的获胜

    完美的投票制度:

    假设1 社会中的个人对各种可能的结果ABC都有偏好

    假设2 社会想设计出一种能在这些结果中选出满足以下特征的结果的投票方案

    1)确定性 如果每个人对A的偏好都大于B,那么A就击败了B

    2)传递性 如果A击败B,B击败C,那么A一定击败C

    3)不相关选择的独立性 任何两个结果AB之间的排序不应取决于是否还存在第三种结果C

    4)没有独裁者 没有一个人总能获胜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一个数学结论,表明在某些假设条件之下,没有一种方案能把个人偏好加总为一组正当的社会偏好

    多数原则并不能产生一个总满足传递性的排序结果,博达计算不能满足不相关选择的独立性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说明无论使用什么投票方案来加总成员偏好,作为一种社会选择机制,总是存在缺陷的

    22.2.3 中值选民说了算

    多数原则的政府如何运作:中值选民

    中值选民定理:一个数学结论,表明如果要选民沿着一条线选一个点,而且,每个选民都想选理他最偏好的点最近的点,那么多数原则将选出中值选民最偏好的点

    中值选民理论解释了为什么两党制下各党是相互类似的,因为他们都向中值选民靠近

    中值选民定理的另一个含义是少数人的观点不会被过多重视。这是民主的逻辑。多数原则并不是达到考虑到每个人偏好的一种折中,而是指关注正好处在分布中间的那个人

    22.2.4 政治家也是人

    经济学家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假设消费者购买一组能给他们带来最大满足水平的物品和服务组合。

    经济学家在研究企业行为时,假设企业生产能带来最高利润水平的物品和服务量

    经济学家在研究政治活动的人时,最好假设政治领导人追求整个社会的福利,即目标是效率与平等的最优结合。但实际上利己是政治家的强大动机,正如消费者和企业所有者的动机一样

    22.3 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经济学中将心理学的观点考虑进来的分支学科

    22.3.1 人们并不总是理性的

    现实中的人不是理性经济人,将常犯一些错误

    人们过分自信,人们过分重视从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细枝末节,人们不愿改变自己的观念

    22.3.2 人们关注公正

    在最后通牒实验中,99-1分配是纳什均衡,但实际上A给B的钱远多于1,通常是50 40 30,给1的很多会被拒绝,这现象归结为天生公正观念的驱使

    22.3.3 人们是前后不一致的

    人们在预期未来时,他们使用于枯燥工作的时间最小化,但面对立即做出这些事的情况时,他们有选择拖延

    消费-储蓄决策是人们经常表现出这种不一致的重要例子

    22.4 结论

    生活是杂乱的:)

    (微观分册完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2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lul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