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去了斯坦福大学,另一种感受-大草坪、长廊、教堂、图书馆。据说它始建于1885年,是当时的加州铁路大王斯坦福为纪念他在意大利游历时染病而死的儿子而建造的。他把自己家的8180英亩的农场做校园,并规定以后任何人、任何时候不得改作用途和变卖。斯坦福是加州发展不竭的动力。八千多亩校园土地是宝贵的财富,但实在用不了。怎么办?1959年,当时的工程学院院长特曼提出了一个建议:将一千英亩校园土地以极低廉的地租,长期租给工商业界或毕业校友设立公司,但必须与学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各种研究项目和学生的实习机会。“硅谷”就这样开始出现了:以后企业一个接着一个,研发机构一个接着一个,到这里开张、开设。校园土地不够了,就向外突破、扩张,逐渐形成美国加州科技尖端、精英云集的产业带,斯坦福使自己置身于美国的前沿。
斯坦福大学的图书馆。图书馆藏书六百五十万册。我们去了“东亚图书中心”。走进大门,即见墙上挂着张允和书写的“东亚图书中心”条幅。几本已经泛黄的明清线装图书,正摆在阅览桌上。期刊柜架上,大陆的中文期刊应有尽有,甚至那些偏僻的小地方的刊物,我们国内也不易见到的,在这里却见着了。我们又到了硅谷的英特尔公司总部,很简朴的办公大楼,没有一点奢侈的样子。一楼是公司博物馆,对外开放,我们看见一批小学生坐在地上听工程师讲课。英特尔的宣传标语:“超越未来”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1971年,英特尔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所带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信息时代每天都在变化,这个深刻而快速的变化,就是从“硅谷”开始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