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略读了一遍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一书,当时是听说一初二的学生读完此书后觉得好看。由此引发了我的好奇心——想看看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会不会也让我觉得好看?于是我开始了此书的阅读之旅。
说实话,我看前半段的时候,读的感觉是超级压抑,每次看个十来页就看不下去了,与我孩童时代经历的农村生活有不少距离。看到作者对书中的人物性格、生活状态描写,我真的有种透不过气的感觉!不明白这样的作品竟然被现在的初二学生说好看,这究竟是什么吸引了她?她是怎么理解当时的人物境遇呢?难道不觉得压抑么?直到我看到“苏宇之死”这一节,才真正进入了书中的状态,完全被作者对苏宇临死前的心理活动描写所吸引,大脑也跟着苏宇的思绪一起一伏,对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和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佩服不已。
苏宇在一个初夏阳光明媚的早上因脑血管破裂而进入恍惚世界。他第一个感受到的是他的弟弟,因为性格迥异、父母对苏杭的娇惯,兄弟俩之间并没有多少共同的东西,也无法进入彼此的世界。当苏宇感受到弟弟时,他是压抑的,弟弟对于他是黑暗的存在。
之后苏宇感受到了母亲,他对母爱有种热切的渴望,母亲的脚步声给他带来了希望。可母亲却只留给他“未起床去打水”的抱怨,对孩子异常的表现没有丝毫关注,更谈不上平常母爱的流露了!
接下来是苏宇的父亲,父亲呼喊苏宇,苏宇听到父亲强有力的声音,感觉像生命得到拯救。可这作为医生的父亲看到躺在床上无力回应的儿子竟然是恼怒,这难道不是极大的讽刺吗?!
最后,如果说刚开始苏宇主动想到弟弟,那么这次则是弟弟主动出场了——这个睡到上午十点起床的弟弟看到哥哥躺床上,好奇地说了一句:“你今天也睡懒觉啦?”看到哥哥黯淡的目光和不可思议的神态,不是说“你怎么啦?”而是“你这是什么意思?”
昏迷中苏宇体会身体的下沉,光的出现扯住了他下沉的身体,他的身体因光的出现而停止跌落,短暂悬浮于空中,他的生命消逝于家里最后一个人——苏杭的离去,因为门被关上了,再也无光进来。苏宇就这么走了,他的灵魂离开了这个家,去向了另外一个地方。
与其说苏宇这个十九岁的青年死于脑血管破裂,不如说他死于亲情的冷漠。此时的苏宇再也不是住在南门时的苏宇,童年的苏宇是快乐的,体会过父母爱的,书中有一段父亲带他们兄弟骑自行车的描写多么让同龄小伙伴羡慕不已。时过境迁,究竟是什么造成了亲情的如此冷漠?这个当初正常的家庭为何一步步走到如此隔阂的地步?一家人之间毫无情感而言,这究竟是谁的错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