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过年,每到这时候报纸上总有一些专家来谈一些历法、节气、生肖之类的文章,偏偏却谬误颇多,一些所谓民俗专家简直不知所云。一冲的天文、术数功底虽然约等于无,也忍不住要说上几句。
中国人现行使用的历法有三种,分别为阳历、阴历、黄历,一冲慢慢道来。道之前一冲先明确一下这三种历法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确保文章的逻辑清晰。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历法中慨念颇多,同一名称的内涵和外延有多种说法,许多文章行文时往往不加分别拿来就用,造成逻辑关系混乱,读者莫名奇妙。比说有的说阴历就是农历,有的说农历是阴阳合历,还有的说阳历也就是太阳历,黄历也是太阳历。单独拿出来说好像都对,但如不理清内涵而加以逻辑推理的话就会得出阴历就是阴历和阳历合在一起,而阳历就是黄历这样不知所云的结论。所以一冲在文章之前先说明本文所言的阴历、阳历、黄历不是按某种标准划分的某类历法的统称,而仅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日口头使用的约定俗成的特定历法。怎样的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想像一下你向姥姥汇报,“姥,我找个女朋友比我小四岁,四月份生日。”你姥姥肯定会说,“阴历生日岁还是阳历生日呀?我回头看看黄历,给你们选个好日子!”姥姥所说的意思就是一冲所提出的概念的内涵。
我们日常所说的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运动为参考的历法。地球以春分点为参照点绕太阳一圈的时间叫回归年,阳历定为1年,分成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28天,共365天的,岁首定在1月1日。1回归年有大概365.25天,大约每四年会多出一天,所以阳历一般每四年会设一闰年,在二月份加多1天。阳历以数字纪年纪月纪日,以耶稣诞生之年为公元元年,是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通用的历法,所以又称公历。生活中由政府主导规定的节日如劳动节、国庆节及圣诞节等西方节日,都按阳历记计算。西方占星学中的十二星座划分,也按阳历计算。
我们日常所说的阴历是以月亮绕地球运动为参考的历法。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即一个朔望周期阴历定为一个月,共29天半。为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1年12个月,共354或355天,岁首定在正月初一。由于12个朔望月为一年的天数比回归年365.25的天数约差11天,所以阴历需每隔几年设一闰年使阴历年的平均天数接近回归年,使四季月份固定。闰年设置方法为另加1个闰月,全年13个月共383或384天。1回归年为12.368个朔望月,而7/19最接近0.368,所以阴历定闰年为19年7闰。阴历旧时又称夏历或农历,以按帝王年号纪年,以序数纪月纪日。传统节日的八月十五中秋节、五月初五端阳节,都按阴历计算。另外史书上的年份,也多数是按阴历以帝王年号纪年的。
我们日常所说的黄历也是以回归年长度定年的历法,与公历不同之处是黄历岁首定在立春日,1年均分为12个月,以节气换月。换月的二十四节气是以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上均分二十四份确定的,所以每月天数根据天文实测不是30天便是31天,且每年的天数自动定为365天或366天,不用人为设闰。黄历是以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的,所以又称为干支历。传统节日的清明节,就是按黄历计算。我们日常所说的三九、三伏也是按黄历计算,数九在冬至日,而数伏在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生肖,也是以纪年干支中的地支确定的。
写到这里大家可以看到三种历法各有利弊。阳历简便通用,且每年四季月份固定,但岁首没什么天文意义,月份更只是人为划分,无天文意义。阴历根据朔望,举头望月便知是月初月中,但年便无天文意义仅是月的叠加,为补上与回归年的差距使四季月份固定有的年份还要设十三个月。黄历到是立春岁首,四季月份固定,不用设闰且无误差,但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实在复杂晦涩,节气确定又依赖实测,民间日常生活中使用不便。
即便三种历法各有利弊,但还算是特征鲜明,为什么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混淆,关于历法、节气、生肖的争论这些年从未停止?一冲认为有这几种原因。一是万年历的使用。中国人使用的万年历是将阳历、阴历、黄历融合在一起的。阳历和阴历还好区分,阴历和黄历便很难完全分清。因为阴历中的闰月计算是以黄历中的节气确定的,有人就认为节气也是阴历的一部分,干支只是阴历或农历的标注符号而已历。而有人认为这恰恰说明黄历在阴历完整成熟之前便已成形,不能把农历当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两派争论不休,难以互相说服。二是政治对民俗的影响。千年以来的阴历岁首和黄历岁首都是分别庆祝的,而一百多年前袁世凯政府推行了一个政策,将春节定于阴历正月初一。两岁首合二为一,历法之间的界线更是模糊,现在就有人对生肖认定以阴历岁首还是黄历岁首为准而争吵,吵来吵去居然都有人建议以阳历岁首定生肖。另外自古以来的夏历或阴历在文革期间被改名为农历并延用至今。而农历恰恰由于每年天数相差过多且春节经常在春分点之后,是最不适合农业耕种的历法。最适合农耕的历法却是岁首在立春的黄历。农历的命名加深了各种历法的概念内涵混乱。三是历法表述的相互借用。阴历自古以来以帝王年号纪年,但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不设年号,也就是民国38年后人们发现用年号法无法纪年了。阴历还得存在纪年,人们只好借用干支纪年法表述阴历纪年。表述相互借用久了,现在的电视台干脆就有了2015农历乙未羊年正月初一这样大融合的表述,让我听了哭笑不得,不知怎样说才对。
一冲最后说的是由于我的天文、术法知识实在缺乏,无法清楚的给大家讲明回归年恒星年近点年的天文计算误差、子平八字的原理、定气法的实测方法等细节问题,但我做此文可以说明中华传统历法的一些常识问题,希望今后我们的孩子读了此文起码知道自己的生肖从何而来,三九三伏如何计算等中国人的常识,而不是整天就对什么圣诞节、万圣节这样节日感兴趣。但愿能达此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