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7学习理论到底有什么用
有位老教师说:我教了一辈子学,没有读那么多的理论书籍,你们说的那些理论我不知道也不太懂,但是你看我教的学生成绩总是很优秀。她说的是实际情况,在我们身边这样的教师不在少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到底有什么用呢?
一、理论是方向
作为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就是教师前行的灯塔。如果没有理论作指导,容易走偏。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我们离教育的本质就会越来越远。有的教师因为对题海战术狭隘的理解,在数学教学中只注重理解,而忽视了练习的作用,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就会因为练习不到位,导致某些技能的熟练度不够。如计算教学,如果只注重学生理解算理,忽视练习的量,学生就很难达到运算自动化,如果运算不能自动化,在遇到问题时,学生不仅要想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计算时,还要耗费时间和精力应对计算,这样就增加了解决问题的时长和难度。如果你知道了杰出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技巧,而且这种技巧通过刻意练习,谁都可以拥有,那你就可以把刻意练习的原则和方法运用于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理论是方法
理论知识来源于实践活动中,是对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升华,高度大于实践,能指导实践活动的有序前行。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效果更好。我还以数学教学中的练习为例,刻意练习有明确的特定目标,练习是专注的,有反馈,具有挑战性,是能超越自我的。例如学生学习了路程问题,那么针对路程问题这一目标,设计一组练习题,由易到难,练习题中要包含常见的和特殊的路程问题,学生集中练习,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发现这些题目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体会解决每一道题的方法之间的异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的反馈,评价,促使学生反思、提炼、概括。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使学生熟练掌握有关路程问题解决的策略,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同中见异和异中见同的思维能力。如果你没有刻意练习的理论知识,你可能会毫无目的的找了一大堆有关路程的问题,没有任何章法的让学生进行练习,然后是没完没了的讲解,这个过程,就是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硬灌强灌,短期内,迫于教师的威力,学生可能会学得比较好,但是长此以往,学生必将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学习,有终身学习的意识,那么,以上做法与教育的目的不是南辕北辙了吗?
在新网师,我一直跟着郝老师,很艰难的学着理论。朋友看我学的吃力,学的困难,劝我说:又没有人逼你,你何苦与自己过不去,你要真想学,能不能选个简单的课,学得轻松些。是的,选个有关家校的课程,或者有关电影的课程,或者是数学阅读的课程,学起来肯定都没有这么费力。可我认为,如果不了解教育的本质,就没有一个大的正确的教育观,不了解习得知识的方法和规律,就没有科学的教学观。缺失了这些观念,作为教师,再努力,你带给学生的东西都可能是有限的,而教育需要的是点燃学生心中那盏朝向理想的灯,让他们有足够的动力和勇气向前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