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和女儿再次开启一周一次的视频聊天模式。
每周一次的视频聊天,无非就是我问问她工作怎么样,吃饭怎么样,工作忙不忙,最近加不加班……
女儿一一回答,有时,也跟我聊聊工作事,牢骚,抱怨 气愤填膺的事,也向我吐吐槽。
我呢,就当一个听众,偶尔给点建议,还不能说的太多。说多了,女儿就会来一句,你又不懂,你又不知道实际情况……
每每此话一出,我就闭嘴。
孩子大了,从事的职业不是我们干过的职业,所以,很多事情,我们确实知识有限,给与不了很好的指导和合理化的建议。我们不能凭借经验主义,外行建议内行。
她的工作和生活事聊完,我会向她说说我身边发生的事,我是怎么个想法,怎么处理的。所有生活琐事一一说给她听。我觉得我和她不在一起,她应该了解我生活的全部。
昨晚,聊起我的事时,女儿问我最近在家主要干啥?还在写小说吗?
我说,写得少,看得多。
女儿问,问什么?
我说,我现在想追求质量和结果。之前写过那么多文,感觉阅读量不是很好。没有流量,感觉还是自己没有写出流量爆款。
女儿说,很多大学生喜欢写流量爆款。他们专门研究爆款特点,目的快速出结果。你这个年龄了,就当一个兴趣爱好,记录生活,别去想结果。这样,你才会快乐写作。你写作不为别的,就让自己快乐就可以了。何必在乎结果,让自己烦恼。
我一听,觉得女儿说得很有道理。写作,记录生活,开心就好,何必要定一个结果,岂不是作茧自缚?
我和女儿有时就这样,聊得还挺愉快。有时,也会话不投机,半句多。只要能开开心心和女儿聊天,我就觉得岁月静好,母慈子孝。
但我们之间,也有雷区,是不能触碰的。一旦触碰,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雷区一,不要提让她找对象的事,一提就翻脸,立马挂电话。为了和她保持友好关系,我有半年多都没提这个话题了。
五一假期她回来了,趁着她刚吃完饭,正高兴的时候,我轻描淡写地说一句:有合适的男孩子,找一个先谈着……
“打住,不要说了。我给你说过,我不打算结婚。你要是每次回来就逼我结婚 ,我就不回来了……”
我赶忙解释,不是逼你,就是建议你遇到合适的就谈一个……
“这个话题,希望你以后别说了……”
我们之间第二个雷区,就是我说,去她房子里住两天。
那是绝对不行的。
“我给你开宾馆住,五星级宾馆。你别来住我这里。我不想让你住我这里……”
“你没良心,你不孝……”我开始指责她。
第一次出现这两个问题时,我们发生了激烈的争吵,那是传统世俗与现代年轻人世界观的博弈。我们各有自己的观点,互不让步,我们赌气,谁不理谁。一个月,二个月不打电话,不联系。
后来,还是我甘拜下风,主动给她先打电话。电话一打,她倒时挺愉快地和我聊天,似乎之间从未发生过争吵。
再后来,我们再提起这个话题,还是一样的观点,我们又吵起来。
接着,她“呜呜……”开始伤心大哭。边哭边诉说:“我有十点好,你都看不见。我就这一个小小的嗜好 想要一个独立空间,你都接受不了。我怎么对你不好了,我怎么不孝了。我做了……我为你……”
哭得地动山摇,伤心欲绝,听她边哭边诉说,我又觉得她说的有几分道理。我何苦为难她,何苦让自己烦恼呢。
孩子自立自强,让我欣慰。但有些观念我不认同,一时的思想转不过来,无法强扭,我只能暂时接受孩子的缺点,谁让是自己生的呢。
平淡的日子,两人各自开心就好,何必一定要去改变对方,一定要自己想要的结果呢。
过程比结果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