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摘录自大J小D公众号文章。
原文摘录
选择热情,金钱自然会来;选择金钱,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所热爱的是什么。
希望孩子的将来,可以拥有这样一份自由,做自己的CFO(Career Freedom Options)职业自由选择权。
力量,是把孩子从有毒环境中转移,而不是打着“为了孩子好”的名义学习忍受
人生其实就是三个“C”组成:Choice(作出选择), Chance(跨出一步),Change(发生改变)。我们对待每个选择的态度,成就我们的格局。而我们的格局,也许就会影响孩子未来的选择。
我的转述
面对分离焦虑期的孩子,首先父母要进行知识储备,认真对待这件事,同时提前做好准备,慢慢延长分离的时间。其次是要充分心理准备,直面孩子分离时的焦虑,不能偷跑。最后是让孩子理解爸爸妈妈上班的意义和价值,不断强化,和宝宝达成共识。
我的体验
产假即将修完的时候,我提前做了攻略,第一,给宝宝养成了规律的作息。第二,适度消失,慢慢让宝宝适应妈妈会不在一会儿。第三,逐步放手,让姥姥成为主陪着。第四,坚持给宝宝说再见,并告诉他我何时回来。一开始坚持的可好,然而最近米豆脾气见长,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提前抱腿不让走,姥姥为了减少他哭,让我偷偷走。此时此刻,需要调整一下了。
我的行动
第一步:回应他不愿意和爸爸妈妈分离的情绪-“嗯,爸爸(妈妈)也特别不舍得离开你呢,爸爸(妈妈)也好希望每天可以和你在一起。离开你后,我也会想念你。
第二步:情绪稳定后,告诉他“但爸爸(妈妈)也喜欢工作,去工作可以帮助其他人,可以给他人带来快乐。工作也能让爸爸(妈妈)学到很多新知识,这些都会让爸爸很开心,也很有成就感”。(传递孩子两个非常核心的职业观:发自内心的热爱、个人价值的实现,并慢慢内化成他思想的一部分)
第三步:生活中应该注意:
1.离开之前,记得跟宝宝说再见。离开了就离开了,不要再回去了。一旦回去,其实就是告诉宝宝——“只要我哭,妈妈还是会回来的”
2.通过游戏帮助宝宝适应“分开”
3.做到高质量陪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