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轮子的起伏,信念的回归

轮子的起伏,信念的回归

作者: Estelle卷卷juan | 来源:发表于2017-06-19 19:50 被阅读37次
命运之轮

昨天在整理牌的时候,发现丢了一张圣杯骑士。我是被迫做出了断舍离,这副牌可能感觉到我已经不想要它,或者它不再适合我,所以我必须停止使用它。这副牌确实是别人送给我,迷你版而非标准版,我不怎么喜欢有些粗糙的画风,牌本身用着也不感觉舒心,甚至有点别扭。而且这套韦特牌,并不是我最想学的牌,我认为透特更客观、更能够联结到我的深层情感,激发我的创作灵感,我非常想学透特牌。奈何当时多出了这套韦特牌,我就“将就”着去系统得学了这套牌,导致现在进退两难的局面。

某只熊熊今天知道了这件事,他说他觉得这是件好事。丢的是圣杯骑士这张牌,而我有时候很像这位骑士,沉浸在情感和想象的世界里,忘了要去行动和决断,久而久之就会接不到地。除此之外,因为圣杯牌组代表的是情感的发展过程,这就意味着我需要回到现实生活中,通过与他人建立实实在在地关系去获得情感体验,而非生活为自己想象出来的世界里。是时候该向外一段时间了。

其实这套牌没法用了我感到很内疚,因为我的“将就”没能让它物尽其用。虽说每样事物都有自己的命数,但如果我当时把它作为收藏品,那它可能就发挥出了更适合它的作用。万物都有灵性,我没有能够好好地尊重它,就像我很多时候并没有好好地尊重自己一样。之前总是被教育“很多事情忍忍过去了”,“要适应这个社会所以要忍耐”,“你没有这个能力,你做不好这个事,所以找个简单的事就好了”,我虽然在反抗这些恶毒的教导,但潜移默化中我感受到我对自己非常残忍。

给自己吃好的穿好的,买花精,做疗愈,目的是为了更大的成就,否则没有资格享受这些东西:把自己当作一个完成目标的机器,而非可以好好享受生活的人。上回群里分享的水晶,我感觉到这是多么精致美好的东西,但如此粗糙而且”没有用处”的我是不配拥有它们的。一个人对待外在物品的态度,事实上反应了这个人对待自己人生的态度。而外在的境遇,事实上是我们自己内在的“他者”的经验。

命运三女神摩伊莱在黑暗的洞穴中编织着命运之线,看起来我们遭遇的一切事物都是命运女神在操控着。但是轮子的外围在转,命运起伏不定,但轮子的中心确是一动不动。外在的事件迫使我们去体验内在的“他者”面相,这一部分处于我们内在但无法控制。在命运女神面前,不是堂吉诃德英雄式的热情与征服,而是隐士那般的退出来审视与谦卑,才是面对命运三女神的最好方式。自满,征服与掌控在命运女神那里不堪一击,暂时抽离出来客观地观察外在的命运,看清轮子外围的生命全景,我们才有可能看向轮子的中心,那不变的本质——内在的信念。

昨天我朋友和我说,她心仪单位面试成功,但她爷爷摔了很重的一跤。而她拿到毕业证书的那一刻,她弟弟出事了。我在这一刻感到人生无常。没人能够逃脱生老病死,任何人都无法能够逃脱命运的安排。人各有命,与命运对抗一般被认为的是英雄,壮怀激烈,但往往都以宏大的史诗般悲剧收场。毕竟命运三女神的领地,连宙斯也不敢挑战,挑战了结局的必然是粉身碎骨,敢去挑战人人畏惧的东西自然被看作英雄。

但是我认为真正的英雄走向自己的命运。而命运之轮本身也在提醒我们回归轮子的中心:通过觉察外在的生命模式不断向内探索,回归中心那个不变的信念。在生命的起承转合中,在面对生老病死时,像隐士那般耐心又慎重,抓住时机,耐心等待,在孤独中沉淀与收割;谦卑地臣服于生命之轮的起伏,但成熟而独立,因为他在任何时候都不忘自己心中的信仰。不是我们的经历决定我们是谁,决定我们是谁的是我们的行为:每一次决定与选择都在拷问我们的信念,迫使我们去回答“我是谁”。而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恰恰又影响了我们外在的境遇。

真正的英雄与命运共舞。他们走向自己的宿命,同时又创造了自己的命运。然后把这份经验带给千千万万的人,让他们也成为自己生命的英雄。

(今天收到一块通灵传讯水晶,在冥想时握在手里有一瞬间看见了隐士那样的老爷爷。我觉得自己在命运面前太过骄傲,特别需要学习老爷爷的谦卑与沉着。该变动时灵活,不该变动时等待。好好活着,多做好事,积累福报。)

顶轮:小裴的祝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轮子的起伏,信念的回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mcg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