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因为早先发布的小说是关于梦的,系统就推荐了很多写梦的文章,我才发现原来在意梦境的作者有这么多。但一想也没什么奇怪,爱写作的人肯定心思细腻感触丰富,因此比常人梦多是完全能理解的。最近刚看了一篇科普文,有专家说爱做梦是大脑皮层活跃、功能正常的表现,这样的人更不容易痴呆。因此有所困扰的简友大可放心,做梦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心态放宽就行了。再说每天在梦里云游冒险难道不比看电影爽吗?有时还能迸发灵感,绝对是赚到了。
我从小就很爱做梦,而且在梦里死过——五六岁时曾梦到在自家厨房里被一个巫婆扒皮抽筋,而我的灵魂就浮在半空看着自己血淋淋的尸体。可能因为那时刚对“死亡”产生好奇,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加上白天看的电视剧有些血腥的镜头,所以就有了这个印象深刻的梦。但我从此也知道了在梦里是不会真死的,就算身体被杀,意识也不会消失。此后我在梦中勇敢了很多,不管面对什么千奇百怪的敌人都敢与之一战——即不会死️又不会痛,怕什么呢?有意思的是记忆中那些最初的梦境很多是第三人称视角的,就像看电视一样。后来长大了,自我意识渐渐成型,就变成第一人称视角。于是梦中的一切成了自己参与的事情,再也没有旁观别人冒险的情况发生了。
当然还有各种印象深刻的梦境。小学时第一次听说宇宙是无限的,于是我躺在床上思考“无限”的概念,可怎么也想不出来,因为在我的思维里任何事物总得有个边界,那边界处是什么?包裹宇宙的岩壁吗?可如果有岩壁的边界,那还能说是无限大吗?于是睡着后梦到我从地球上不断坠落坠落,一直掉到宇宙的边缘——一处水泥地的旷野上,周围漆黑一片空无一人,只有地面的方格纹路延伸向无限远的黑暗。那种一个人被丢下的孤独感让我永生难忘。
后来熟悉的不熟悉的人渐渐出现在梦里,也去过各种熟悉的不熟悉的地方。我曾在梦中半生不熟的外婆家有个温柔的姐姐,特别依恋她,可一醒来就知道她并不存在,让我好久都走不出来,因为那种温馨的感觉太过深刻。这种异常深刻的梦不常遇到,大多数时候醒来不久就会忘掉,但至今也经历过不少次了。最近一次应该是几个月前梦到在各个星域和星球上旅行,那种深刻之处在于宇宙的深邃广大带给我的极度恐惧,因为去往如此遥远的地方就特别害怕回不来——我都一把年纪了却还心系宇宙,说明向往星空的灵魂绝非现实的囚牢能锁得住的——顶多拿根引力之绳牵着,让我知道还得回来。比如有时也会梦到身边有美女脱衣相伴而我却什么也不敢做的情况,醒后再怎么懊悔也无济于事了——如此浪费真是非常无奈。
其实小时候我就曾在红色星云的旋臂上漫步(这个梦中场景源自电影《超时空接触》),也曾在梦中意识到正在做梦然后努力睁眼醒来,还经历过梦中梦,自然也在梦中找过厕所——各种寻常的和离奇的状况都体会过,但看到大家那些精彩纷呈的梦境依然觉得很有趣。这就是梦的魅力,也是我想写梦的原因。
![](https://img.haomeiwen.com/i24808311/0a65bf64b069e15c.jpg)
大学时在一个暑假里也曾写过梦记,后来发现每天要花一两个小时把所有细节回忆记述下来实在有点困难,就放弃了。最近还真遇到几位简友在这么做,因为简书刚好能充当一个写梦记的方便工具,及时记录下来还能给以后积累素材——不过就这么直接发布出来不怕素材给别人拿去吗?我可不会公开未经加工的笔记和半成品,这些可都是羞于见人的宝贵财产。
最近读到一个精彩的梦境,是我从未经历过的情况——一位即将结婚的好友梦到了婚后的一生,醒后全部记录了下来。这是个真实感满满的感人故事,稍微加工下绝对是个好作品。有人说梦是前往其它时空的通道,或者连接平行宇宙的纽带,你梦中经历的事情都是另外的时间或另外宇宙的你所真实经历的,而你当前的真实生活也会被另一个你所梦到——这也许就是生活中时常发生“即视感”的原因——这些假说虽无法证明,但不管梦是什么原理都不妨碍我们享受梦境,对吧?
在我看来不用理会什么周公、庄子、弗洛伊德——梦是我们每个人的财富,好好享受即可。现实的各种焦虑烦恼就在现实中勇敢面对尽力而为,而梦是只属于自己的归处。晚上入梦时就放下那些不安和压力,好好体会另一个世界的新奇冒险吧!
当然,如果你梦回考场却发现自己啥都不会只能交白卷,那可别怪我,因为我也是同一个噩梦的受害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