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自卑与超越――童年对人的影响
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从出生开始便对“生命的意义”进行追寻,婴儿时期会想弄明白自己的掌控力和对周围人的重要性,5岁便开始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面对外物。慢慢深化逐渐形成和世界所期望成为的观念,这时便用固定模式和想法来观视世界。
先天残缺
成年失败,很多因为童年时期没有形成正确认知,有些孩子从小经历坎坷和痛苦,怎么会认为命运在于奉献?自己比别人痛苦,怎么还会去关心别人,除非跟他们有相同经历的人引导他去关心他人,不然形成不了正确认知。要找到克服消极的方法,而不是证明这是先天残缺所致。也会看到这儿童克服自身困难,迎刃而上,成就更完善的自己。
先天残缺的人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只有靠自身排解痛苦,会变得越发自我,渐渐只对自己感兴趣,强大的压力折磨着自己,成年之后成失败可能性较大。
溺爱
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宠爱也是导致他们错误认知的原因。娇惯的孩子认为,自己就是“山大王”,什么都自己说得算,不用努力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如果在生活中,他们发现自己并不是独一无二,他人也不会为自己考虑时,就会感到非常痛苦。成年之后遇到困难,会想寻求帮助,渴望像年幼时万宠一身。当与人意见不同时,会觉得别人都背叛了自己,如果一直这样,就会一直得不到完善。
被忽视
被忽视的这类孩子,他们思维里没有关心与合作的概念,对这些很陌生。成年遇到困难,不懂去求助于别人,不懂得如何去博得别人的帮助与尊敬,不相信别人,甚至有时不相信自己。事实上情感因素在一个人的发展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孩子出生后,母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孩子信赖自己,从而信任身边的人和事,如果母亲这一步没做好,对孩子以后对外界就很难产生信赖和兴趣。
总结:先天残缺,过度娇惯,别人忽视的童年很容易产生错误的认知,有过这些经历的人需要外在他人帮助纠正生命观,单靠个人是很难改变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