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说,人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骆驼、狮子、婴儿。在骆驼阶段,我们任劳任怨,以为我们只有付出才能获得回报,如果一直停留在这样的世界里甘心做只骆驼,倒也是相安无事一辈子。
外在环境的变化会带给人们思考,会有念头和不平衡,罪咎惧让我们觉得只有通过交换才配拥有,我们认为生命是有原罪的,来自原生家庭的罪,来自人类掠夺性念头的罪,来自仁义道德约束的罪……,
所以我们虽然拼命努力付出,一旦事与愿违,或总是跟不上外在环境的变化,我们也并不想负这个隐藏着的罪咎惧的责任,而是希望通过依附关系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这样如果有什么过错责任也是别人的。
有了依附你把自由交给了别人,各种内在外在的恐惧油然而生,幻化成嫉妒、占有、控制、乱性、指责、抱怨、谎言、争吵、发泄、虚伪……等等,人开始失去享受生命美好的本质。
而通过学习、感悟、思考,慢慢的少部分人开始进入到狮子阶段,这种觉醒会唤醒内在的力量,知道心的渴望,获得了纯净和安宁,消除了罪咎惧,生命本该具足,充满了自爱自强独立自由的精神。
具有承担的勇气,去获取该获取的,面对掠夺必须捍卫,去战斗,不再听命于社会主流价值观,不再听命于他人的意见,而是明自己的心见生命的性,生命本质的超越是活得顶天立地大丈夫气概。
通过实修体悟,到了婴儿阶段,你必须要成为一个爱人,一个不再依恋任何世俗的人,这种爱是万物皆可爱,却不执一物,心神合一,一种混沌而光亮的状态,一切顺流而行。
我理解的什么是真正的爱人:爱和情总是难以分开,就像道和德,品和牌,等等,精神需要具象去显现,如果你觉得你爱着万物却落在某一个人身上,这就产生了爱情,亲情、友情等等,只要落在某个地方,便是执,舍不得放,便是着。只要在红尘中走,便是处处执。执了不着是前行的路,而处处着便是个俗世中的大众情人,跟爱人没有毛关系。
所以不进入空,不在每一个当下的合一状态,都不可避免的进入情执,都是具有生物性的领土意识的控制和占有,“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你看自己当下的状态便在曾经哪个情里面结的果。
爱和道一样,没有控制和占有,因为它存在于每一个角落,本来就在,像空气一样呼吸着它享受着它,和它成为一体,你便是爱、是道。便可以“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