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特别忙,其实我每天都很忙,上班时忙,下班回家后,更忙,每天也不知道自己在忙碌些什么,而这些所谓的忙碌对专业提升是否符合格拉德威尔的一万小时的理论,如果没有,那真的很可悲。
其实,这样的现象不仅仅我一个人有,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每天车轱辘转一般,收获却少得可怜。所以,听了吴军老师的一些建议,我决定让自己静下来,理一理思绪,做一做减法。
首先,以今天为例,我列出了忙碌的事情:上了5节课,其中两节语文正课,一节指导朗诵比赛,两节作业批改和讲评课;晨读进行了对一年级朗读的评委工作,中午进行二年级本班学生的朗读指导;放学辅导学困生完成作业。回家后,因为实在太累,就取消了原本的做饭计划,改为去餐馆吃饭,等待上菜时玩了一会儿智力游戏;吃完后,备课、下水写作业、指导儿子作业,直至8:00;之后,逛了10分钟淘宝,催促卖家发货;最后,提笔在简书写文章。这是我今天一天的所有内容和节奏。
接着,我将这些忙碌的事情进行了分类:必不可少的,可做可不做的,一定不可做的。我觉得上课、辅导儿子作业、备课、写反思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其中提高课堂效率,也是我要思考的问题,同时写文章不一定每天都要有,如一周写1--2次。 做饭是可做可不做的,今天我做了调整,逛淘宝、玩游戏在上班期间一定不可做,但是回家后短时间内是可以容许的,这也是生活的必要调剂。
在回过头来看自己的一天,非常忙碌,但是对我的专业提升,以及未来想要发展的方向是否有帮助?这倒未必。很多人看似事情排得满满当当,可是我们细细梳理下,发现他们往往把时间花在了诸多细碎的小事上,所谓小事耽误大事,正是这样的道理。所以,我要学会做减法。
这一周的工作很多,我罗列出了近期要进行的比赛:美文诵读比赛、书写比赛(两次)、书签制作比赛、黑板报比赛、运动会,以及为了迎接教研室的检查要补的各类表格教案等等,我在这些比赛中着重对付朗诵、书签制作比赛,以及运动会中的迎面接力比赛,其他则简单处理,在刚刚结束的一些比赛中,如美文诵读比赛,我们班拿了一等奖,也是在我意料之中的,至于书写的二等奖、黑板报的三等奖等等都是意外收获。这样一来,事情反而变得简单明朗起来。
那,如何来给自己做规划呢?对于工作,我基本上是十分清晰的,现在的我强烈感受到自己需要有一种“稀缺”,这种稀缺使自己无论在哪里,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那如何来逐步打造自己的稀缺呢?
首先,要发现自己擅长什么?经过多年来的试错和体验,我发现我的声音很有特色,我也能写那么一些自认为较不错的文章,如何来利用这两个优势?我突然想到了简书和喜马拉雅。
同时,我觉得必要的规划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我利用OKR的方法做的个人今年5--6月份的计划。可能部分同行并不熟识这个理论,那么我先介绍下:OKR体系的全称是Objectives &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所谓OKR,O = Objective 可以理解为目标,KR =Key Results 可以理解为关键成果。浓缩在一起就是“为确保达成目标的关键成果分解与实施”。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OKR的原理,我出示以下的操作流程图:
我给自己订立的5、6月份的目标愿景和关键结果是:
1 建立简书和喜马拉雅的网络分享平台
具体为:形成自己特色的简书体系,内含读书心得,教学建议。
KR1: 完成喜马拉雅的实名认证
KR2:上传自己的作品至喜马拉雅至少10篇,每个月31日之前至少5篇(每周一篇)
KR3: 每周至少发两篇,即读书心得和教学建议(案例)各一篇
2 利用上下班和业余时间多听电子书,试着写一封回信。
KR1:两天至少听一次《得到》中的谷歌方法论,《文明之光》,曾仕强的《人性管理》
KR2:针对国内基础教育的现状,以及自己的思考,给吴军老师写一封回信
3 读教育专业和实体书,写读书心得。
KR1: 读《宁静的课堂》、《课堂深处的精彩》,并写读书心得至少各1篇
KR2:读《生死功课》、《历史的经验》,并写读书心得至少各1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