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酒封侯】
▼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别人家的孩子
还有“我”的一个兄弟
「别人家的小孩以及“我”的一个兄弟」
文| 十万光年 图| 网络
十万光年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本文由公众号烈酒封侯原创首发
QING点开音乐,听
对于别人家的小孩这种事情,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过体会,父母讲出这种话不知道是在教育还是在抱怨,反正作用是多多少少会有的,只是作用是积极是消极就难说了。万幸的是,鄙人的父母基本不会和鄙人讲别人家小孩的故事,倒不是因为他们是社科大神,讲究实证主义在教育学方面的应用,而是因为他们始终认为自己的孩子有自己孩子的路,自己孩子的这条路也不一定比别人家孩子的路差。
而“我”的一个兄弟,想必也是每个人都曾听说过的,也许上一秒自己就还和别人提起了的。“我有一个兄弟,他如何如何,他怎样怎样”。天哪,真是好生了得,简直就像那别人家的小孩一样,呼风唤雨,叱咤风云,神龙见首不见尾。鄙人交际圈不大,所以没认识几个能吞云吐雾的“兄弟”,不然鄙人也一定会在别人面前大肆炫耀:“我有一个兄弟,亲的,上海浦发银行行长……还有一个兄弟,广发银行市场部负责人……还有一个兄弟,中国银行北美地区负责人……还有一个兄弟……”
也许我们应该用一种非评判性的态度去看待这些别人家的小孩和“我”的一个兄弟。
试想,当一家人坐在饭桌旁,母亲开口说:“某某家的小孩,从来不看电视,就喜欢学习。”
而后父亲说:“某某家的孩子,也是,从来不玩电脑,就喜欢学习。”
母亲接着说:“某某家的小孩,平时都不看漫画,连吃饭的时候都在思考数学题。”
父亲又说:“某某家的孩子,连球都不踢,就喜欢学习,家人拦都拦不住。”
……
看起来父母像是在陈述某种事实,想要告知自己的孩子,其他同龄人的状况。但事实上,他们在绘制一张名为“社会”的地图,父母从别人家的小孩身上提取出一些他们认同的片段,集中陈列在一起,像电影蒙太奇一样为孩子展现出一个美妙的世界。这是一项多么浩大的工程,以至于在绘制过程中,父母都忘记了一个问题——如果每个小孩活得都有一模一样的爱好,那这些小孩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比较和认同是构建存在感的重要方式,我长得像西瓜,你长得像黄瓜,我擅长乐器,你擅长绘画,我笑起来像蟋蟀,你笑起来像青蛙。当成百上千的人被集中在同一种比较模式下时,又只有前若干的少数可以得到众人的认同,这该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一张名单,排在前边的人还勉强可以确认自己的存在,排在中间和末尾的人呢?难道就要让这些活在中间和末尾的人如同死了一样吗?
万幸的是人类是一种智慧的生物,有的人在这一套模式中获得了对他来说足够的认同,于是他会发奋地去抢夺那更前边的名额,以获得更多的认同;有的人在这一套模式中没有获得足够的认同,于是离开了这个模式。后者可能会加入别的模式,比如比比谁家更有钱,谁长得更漂亮,谁抽烟时吐出的烟圈更艺术。不知道这能不能算作一种市场细分,毕竟精神上的收获都是“存在感”,但愿今后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们能更多地鼓励学生们差异化发展。鄙人在上海工作,看着这里的小学生中学生每天带着各种“奇怪”的道具去学校上课,再想想“衡水中学”、“临川一中”之类的监狱式教育,不由得感到凄凉和悲怆。
培养小孩子广泛的爱好是多么重要,这为他们的人生留下了无数备用的道路。而培养的方式也绝对不是仅仅将“别人家的孩子”树立为榜样那么简单。父母用心良苦,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找到一个榜样,朝着榜样前行,但就像这个社会一直都在提倡尊老爱幼,提倡爱家爱国,提倡清廉节俭一样,尽管各种媒体上公益广告铺天盖地,依旧有人背道而驰。我们不能因此否定榜样的作用,但至少应该相信榜样不是万能的,除了榜样之外,或许还有诸多其他的因素在影响着人们。
再来看看“我”的一个兄弟,这种行为除了客观上可以用来刷认同感和存在感外,还会让人联想到“晕轮效应”,它是指心理学上的一种以篇概全的认知的偏误。“我”通过不断的推出自己各式各样的“兄弟”暗暗地提升气势,为自己附加光环,或者本能的将自己区别于他人,或者增强自己的劝服能力,或者只是为了在某种情景或模式下获得认同,等等。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一个人说,“我有一个兄弟是国企的高管,”那大概这个人的某些素质也差不了。当然了,这种推理可能只是说话的“我”自己臆想的,听众不一定会这么认为。
鄙人的父母不太喜欢讲“别人家的孩子”的段子,但是鄙人身边却有不少人很擅长介绍自己的某个兄弟,或者某个叉叉叉,甚至连鄙人自己也有这种爱好。当年读高中的时候,偶尔也会加入这样的讨论组,和一伙人谈谈“自己有个叉叉叉”,如今回想,当年坐在一起谈叉叉叉的都是那个时候成绩不好的学生。也是由于鄙人家境不好,交际也不算广,炸破胆吹牛皮都比不过别人一板一眼的真实情况,所以很遗憾最终没能在这个“我有一个叉叉叉”的圈子里混下去。记得高中毕业时,在驾校又认识了一批同学,都是二十岁上下,某天下课后一伙人走在路上,突然谈起自己父母的工作,一个说“我爸开饭店的”,另一个说“我妈是市政府的领导”,又一个说“我爸在内蒙开矿”……一个接着一个,我自知家贫没什么好说的,于是就说父亲是残疾人没工作,母亲离婚了不在家。一旁一个年稍长的姐姐,觉得我这么说是在和大家怄气,便解释说:“真幽默,其实他爸……”,没等那个姐姐说完,我抢话说:“我比我爸强。”而后,那个父亲在内蒙开矿的,笑嘻嘻地递给我一根大前门。我也笑嘻嘻地说:“我不吸烟,谢谢。”
到了大学,也经常听到别人跟我讲他一个兄弟的故事,中了彩票如何如何,在某一家上市公司工作如何如何,泡到了多漂亮姑娘如何如何,如果有机会,真应该让这些有那么多兄弟的都坐在一起,好好谈一谈“我有一个XXX”的话题。毕竟他们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不要小看这样的一个交际圈,它为那些身在其中的人提供了必要的认同感甚至是归属感。学校就是这么一个廉价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一定程度上自由地去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圈子,无论是中学、大学,还是MBA。于是在学校里会存在各式各样的圈子,有品鉴香烟的,有搞行为艺术的,有拍摄电影的,有逛休闲会所的。当一个人从学校离开,客观存在的空间阻隔了彼此,新投入的工作环境是一种被社会分工细分过的环境,也许处在其中的人还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但选择的范围可能只有自己有限的几个同事,一旦想要跳出这个环境再选择,那就必须支付一定的成本,这个成本可能是去咖啡厅点一份下午茶,可能是去高尔夫球场挥一挥杆子,可能是出入几次名为天上人间的休闲会所……总之什么样的交际圈就需要什么样的生活圈做基础。
如此目的性地分析“我”的一个兄弟,似乎有违“非评判性的态度”,未免是在小题大做,也许平时大家坐在一起闲聊本来就是消遣,满足一下好奇心,发泄一下窥私欲,没有那么多为什么的大道理。在别人面前讲述他人的故事,无论是为了树立榜样,还是给自己贴金,无论是为了增强语势,还是饭后没事干,它都成为了一种文化,通过人与人的交流,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于是乎,不要瞧不起只会夸别人家孩子的父母,因为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小孩”迟早有一天会长大,长大后就变成了你口中的某一个兄弟。
— END —
怕黑就开灯
开心就笑
累了就睡觉
不要让自己活得那么复杂
点击下面蓝色字体阅读往期文章
▼
—是非成败,人生豪迈—
— 坚持原创,坚持走心,坚持长得好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