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亲密关系的常见误区

亲密关系的常见误区

作者: 风雨彩虹1219 | 来源:发表于2023-07-13 17:54 被阅读0次

中原焦点团队    坚持分享1820天    2023-07-14

精神分析学家曾奇峰对亲密关系方面的10误区精神分析解释:

1、非血缘关系血缘化。血缘关系的特点是无法终止,就是割肉剔骨也不能终止。而亲密关系是可以终止的。我们潜意识地把亲密关系转换为血缘关系,就可能在言行上乱来,最后关系的破裂会告诉我们,这不是不可终止的血缘关系。还原亲密关系可终止的特点,会使我们对对方“下手”时变得有分寸。

2、平淡替代激情。“老夫老妻”四个字催眠了无数人,平淡不应该是亲密关系的必然归宿。平淡来自潜意识层面关系的未分化,小别胜新婚的“小别”就是在现实层面对抗夫妻过近的距离。

3、用责任感替代娱乐性。一个自由的人会主动承担责任,不需要随时提醒自己和对方要有责任感。在亲密关系中,双方都长着一副严肃的负责任面孔是表示,他们正在掩盖关系带来的愉悦感,也许这种愉悦感被他们体验成罪恶感。

4、用孩子隔离夫妻双方的情感。孩子是新来的“玩伴”,但这为亲密关系中的某一方“喜新厌旧”提供了机会。有了孩子,就不要丈夫或者妻子,直接降低了亲密关系的品质,还可能让孩子不在孩子的位置,而处在配偶的位置了,孩子会因此而不堪重负。

5、双边关系多边关系话,亲密关系是两个人的关系,其他任何人高浓度的介入都可能成为问题(如夫妻感情受损、夫妻对孩子的权利受到干扰、各种边界不清导致的各种冲突等)。让自己的亲友过度进入自己亲密关系的那一方,可能跟自己的原生家庭没分化,还没完全做好成为一个成年人的准备。

6、亲密关系同事化。夫妻共事是常见现象,但要划清边界、不发生冲突,是很不容易的。没冲突当然是好事儿,如果有冲突,而且难以调和,最好放弃同事关系。

7、隐性性行为。人格层面有性压抑的人,往往通过表面上看不出来是性行为的方式来满足性的需要,人格层面的性压抑也是一种不能自我觉察的状态。夫妻之间频繁争吵,甚至出现肢体冲突,就是一种隐性的性行为,在孩子面前吵架就更隐蔽。

8、某一方的嫉妒妄想。一定程度的嫉妒,可以被理解成调情的一部分,是健康的。但若嫉妒不是基于事实,而是基于猜疑,严重到双方都很痛苦,都觉得生无可恋,就是大问题了。

9、自我功能过度外包。有些很厉害的女汉子一谈恋爱就退行,变得啥都不会了,啥都需要男友帮忙,短时间这样是健康的;但如果长时间不能从这样的退行中出来就有问题。常见的后果有两个:一是功能压抑以后,对方又不能及时完全的补充上来,就会产生怨气;二是对方可能感到被过度索取,就想从这个关系中逃离。

10、靠,他患了自我攻击,一个自卑的人进入亲密关系后,可能产生这样的感觉:你竟然看得上我这样不好的人,证明你也不怎么样。这是关系上的“远交近攻”,增加自己的价值感,自然就会减少对那些爱自己的人的贬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亲密关系的常见误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mim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