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这位男主角,虽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考上了举人进京做官,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凤凰男。
因为他是家里的老大,后面还有四个弟弟四个妹妹,父亲读书到40多岁一事无成,家里全靠爷爷攒下的一点家底过日子。所以自从他当上京官后,他每年还得往家里寄点钱。
但事实上,清朝晚期由于国家财政紧张,皇帝给公务员发的工资其实很低,科级官员一年也就一千多两白银,以购买力换算,也就是今天的两万多块钱人民币。既要在北京租房、养家户口,又要交际应酬请客吃饭,还得置办服装交通维持当官的体面,就全靠他一人工资收入,可以说是捉襟见肘。可即便如此,他还是每年往家里寄200两白银,以补贴家用。
你一定很好奇,既然工资不够花,那这些京官的日子是怎么过下去的?那时候也没有花呗信用卡。
这就是清朝体制的特殊之处了。做京官虽然没钱,但是京官的工作是围着天子转,每天交往的都是国家高官、讨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信息最灵通,人脉资源也是最好的。因此,那些来自家乡的地方官每次只要上京城,就会给京官送一笔钱——“互相关照”。京官们也很期盼有机会下地方去,因为到了地方上,那些想攀高枝的人自然送上门来。而这种收入,在当时是很正常的,也是被体制默许的。所以,京官的工资虽然很低,却不指望靠工资过生活。
这位男主角,年年入不敷出,据说第一次回湖南老家探亲时,居然连路费都凑不齐。好在盼来了到江西省做主考官的机会,得到当地送给他1000两银子,才暂时缓解了他的财政危机。
够悲催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