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被锁定,若要知晓请私聊】
说到“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就不得不提及孔子的生平了(只做简短描述,详细可在百度百科搜索查明)。
其一、孔子在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已然去世,且孔子的父亲生前是一介武士与孔子所宣扬的立场与属性本就不同,也就是文中所提及的“所乎求子,以事父,未能也”中的第一个未能——未能“孝”;
其二、父亲原是鲁国有名的武士,为国家建立过两次军功,然而,孔子却无法继承父亲的勇武再次为国家效力,也就是文中所提及的“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中的第二个未能——未能“忠”(此间不忠并不代表反叛国家,而是无法继承父辈的意志来效忠国家——勇武);
其三、孔子有一个残疾的哥哥,因为父母(孔子之母在孔子17岁时去世)的早逝,使得家境贫寒,又因当时孔子的出生状况以及其之上的同父异母的9位姐姐和父亲的第一任妻子施氏为人心狠手辣使得孔子无处安身,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自身难保,更无需提及对兄长的敬爱了,也就是文中所提及的第三个未能“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未能“悌”;
其四、在以上的状况中,对于日常生活里的友人社交几乎不存在什么可行性,也就是文中所提及的第四个未能——未能“信”
君子之道四:其一、孝;其二、忠;其三、悌;其四、信,再加上“忠恕违道不远”的“恕”,也就是君子之道五——孝、忠、悌、信、恕。
此五字的来源,是对人生理应贯彻的事情所作出的一种判断,理应尽孝,理应尽忠,理应孝悌,理应诚信,理应宽恕,各种合情,各种合理,促使诞生出与人类息息相关的道德水准。换句话说,什么是底线,什么是标准,就是人最应该做到的事情是哪些,且这些事情合乎于一个人类的身份,所以,当然除了这五个字只要是合乎人类身份的字词都能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道德标准。
孔子因为客观的生存环境的原因无法做到以上所提及的种种,也或许只是孔子在日常生活中所追求的至高道德标准但却世事不尽人意罢了。所以,孔子只能选择谨言慎行,言行合一(知行合一),对自身所说出的、做出的任何负担起自身的责任。
而,生活在如今的我们,不管是生存状态也好,还是后天的成长也罢,至少都还处于较为幸福的环境中,但,对于以上至少提及的五字到底有多少自己的想法或是是否想要去贯彻他们或正贯彻着他们呢?
相比如今的我们,孔子的确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包括出生、成长、成熟),也没有出生时期的众星捧月般的幸福。而孔子至少有其自身贯彻仁、义、礼、智、信的方式方法,哪怕孔子自身都觉得中庸之道不复存在,但其也能够做到谨言慎行,言行合一,这也正是反求诸己的至高体现——客观环境无法让自己做到该做的事情,就先求得内心的忠厚诚实。
相比古时的孔子,现在的我们含着金银出生,无忧无虑,理应来说对孝、忠、悌、信、恕的贯彻易如反掌,然却又有多少人能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这五个字,看到后又能引起怎样的思考,思考后又能做出怎样的反应。现实是:外求无能成为欲,内求无用成为儡。在无穷无尽的外求中迷失自己的存在,成为欲望的傀儡,行尸走肉。
虽说已然迷失的人很难再次走回正道,但不容否认的是若心中还有对正道的向往与憧憬,道依旧为任何人敞开大门——学会思考(真正的思考是对己身的思考,而非为身外之物所采取的过分的探索与欲求)。道可以很难,难到需要上下五千年甚至更长的岁月来诠释“道”究竟是什么;道也可以很简单,一个字,一个词就能装得下一整个“道”——大道至简,有心理解——回归正道,字词皆可:给予自己充分的休息时间,在眼前、在脑海中摆上合乎于道的一个字,一个词,在这休息时间中心无旁骛的去看待、去理解、去诠释、去贯彻,不被任何东西来寻找做不到的借口或是理由。这些是完全可以看到、想到就马上去做的事情,不用等待,即刻行动,早一秒行动,也就早一秒归正自己的道路,也就早一秒重归人类的身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