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串门(一)
在贵阳闹转点的时间里,大部分时间闲极无聊,我们一家男女知青便相互串门。男生自不必说,因为下乡之前我们三家就经常转,相互之间的了解已经是透透的了。人是富于探索精神的,特别是情窦欲开而未开的青年男女。对于我们而言,去不久之前才成为一家人的几位女生家探探班,是很有吸引力的事情。其实女生也未尝不是如此,一旦有这样的提议,林娅和丽菲比男生还要积极。一日,便提议到我们三家来玩,而且行动迅速,第二天就约起来了。估计她们在家里其实比我们还无聊,毕竟她们交游的圈子比我们小,也不关心两派斗争的那些事。在乡下一起呆了两三个月,一起上山打过柴,一起在家生火煮饭,一起出工劳动,晚上睡在马架做成的床上,还隔着中间那间屋子讲话(房子隔墙只有一人多高,上边都是空的)。共同的命运,共同的生活,毕竟还是建立了一些感情。林娅和丽菲都是干部家庭,林娅家父亲在省委宣传部,母亲在贵州农学院,都是相当一级的干部。而丽菲的妈妈,则是过去大名鼎鼎的团省委书记。只不过此刻林娅的爸妈还没有解放,属于被打倒的走资派。而据说丽菲的爸爸五九年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丽菲和两个弟弟一直跟着妈妈长大。这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子女,自然有比较好的气质和教养,当然也不会缺少天生的那份矜持。我和贾明的父母都是教师,当然也得到不少父母的遗传与禀赋,家庭的影响是明显存在的。具体说来,就是待人诚恳谦和,知书达理,肯学习,爱幻想,喜欢新事物,富于理想主义和浪漫情怀。国华也是高干家庭出身,自然也免不了有干部子弟的气味,但由于八岁之前他在河南农村长大,所以还相当程度地保留着农村孩子的质朴与热诚。至于为什么没有去拜访佘兰和应慧家,我也说不清楚。这正如后来的电影《非诚勿扰》里梁笑笑说的一句话:那是一种气味,相互吸引的气味。这也证明《易经·乾》里“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一种自然规律。佘兰出自市民家庭,应慧出自工人家庭,在平日的交往之中她们的气质与素养也尽显出来。佘兰性格开朗,善于拉近与人的距离,会说一些好笑的段子,还喜欢摆龙门阵,内容大都是邻里街坊逸闻趣事,引车卖浆者之流的故事。应慧很老实,不怎么会说话,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什么,但经常词不达意,没有条理。她平时关注的事情很小,不外乎一日三餐,油盐柴米这类。她一旦开口说话,便使人感觉她的思想很简单,语言很贫乏。
光从我们几家居住的地名便可以感受到阶级的差别:我家住的是堰塘街30号,女中二宿舍。一条小石板街,一个大朝门,一幢三进的四合院,清一色的老式木板房,大约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已经开始摧朽。吃水要到街上水站去挑,解手要到院子外面的蹬厕去解。这里过去是著名的唐家花园,当年富丽堂皇,如今已败落朽頽不堪;贾明家住八中校内的教师宿舍。红砖房,有玻璃的窗户,只有两间,开间很小;国华家住宝元桥市委宿舍,位于市中心,有四间铺木地板的大屋,宽敞明亮;丽菲家住四方街团省委宿舍,也是市中心,房屋在二楼;林娅家住北安堂省委宿舍,一般人只能远远遥望的地方。古语曰:侯门深似海,此话不假。这里进出必经警卫注视,高级轿车进进出出,气象博大而森严。
那天林娅丽菲到我家来玩,跨过又高又厚的木门槛,走过青石板院子两边的游廊,走进我家老旧的木房子,踩着已经松动的木地板,看到屋里几件简陋的家具,用白皮纸糊的木窗。虽然窗棂上雕刻有美丽的花朵,但是打开的窗子必须用一根棍子支着,不然就会掉下来。我发现林娅和丽菲进到院子里就感到一切都新鲜,她俩用一种发现新大陆的眼光观察着一切。我在想,她们应该是从来没有到过这种地方。那一天,我为自己家的狭小破旧状况感到十分羞愧和窘迫。好在林娅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一点点看不起的意味,反而表现出对我很亲切的态度,好像来到我家,对我的认识更深了一步。这使我很意外,也很感动。丽菲呢,就像她一贯深藏不露的处世风格一样,东看看,西看看,客客气气的,似笑非笑的,并不说什么话,现出高深莫测的样子。
�:��6�<���Lk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