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的烦忧

作者: 鱼羊姑娘 | 来源:发表于2019-02-06 00:47 被阅读8次

我是山东人,每到新年,我们的拜年礼俗就成了网上的热议话题。

小时候我对这些礼俗记忆深刻,但是待我长大搬到城里以后就慢慢地被一些更开明的拜年方式所替代。我以为这些习俗会慢慢地被淡化,忘记,却不知道在婚后的时候才发现先生老家还在继续沿用这种习俗,那这种拜年习俗是什么呢?它就是磕头。磕头的姿势和要求是有特别讲究的。因为我的家乡跟先生的家乡有内陆和沿海的差别,所以对于这种习俗的也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我们这里是晚辈给长辈大年初一磕头拜年,已婚的妇女给长辈拜年,而作为未出阁的女孩子则不需要磕头行礼。磕头的时候长辈必须在正北方,面朝南。晚辈们一一跪下磕头并起身再道声“过年好”。先生作为沿海农村的里的拜年习俗却又不同。他们是要求晚辈给长辈拜年磕头从大年三十晚上就开始,而且已婚妇女要跟随自己的丈夫向哥嫂磕头问好。未出阁的女子也要向祖辈磕头问好。磕头时双手合十,而长辈们则坐在炕头上。因为观念的不同,我们没少因为这种事情发生过一些摩擦。

山东号称是礼仪大省,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大的责任感。也就是在这种文化的传承中更夹杂了一些对糟粕文化的继承。我不反对给长辈们拜年行礼或者是新年问候,但是我不同意这种将磕头文化深植于子子孙孙心中的做法。而且一些所谓的“约定俗成”只不过是践踏别人的界限,不懂得尊重别人而已。比如,跟一个虽说是血缘上有着一些联系但一年甚至几年见不了一次面的哥哥或者嫂嫂辈,必须要求你去行磕头礼仪才能显示出你对他们的尊重,我觉得这是极其愚蠢的做法。人和人之间的尊重并不是通过这种所谓的“磕头”才能显示出来。我们都是受过中国文化影响的人,人们经常说,磕头,跪天,跪地,跪父母,这是我们受过教育中最高级的感恩对象,为什么还让对一个家族里的其他成员行磕头礼?

虽然我不行礼,但是我也看不惯那些明明受到这些磕头礼仪之痛的人们的顺从和忍耐。正是因为他们的这些顺从和忍耐才让他们有了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别人的资格。一方面自己深受其害,另一方面又反过来拿这些“规条”来指责和强迫别人顺从。这就是中国人的悲哀。

今年的除夕夜晚,先生同样跟儿子说要磕头行礼,拜父母。我当时就站起来反对。不是只有通过磕头这种行为才能证明你们亲自关系的“母慈子孝”“家庭和睦”“孝敬长辈”。如果你们连别人都学不会尊重的话,凭什么要求晚辈就必须通过这种方式来对你臣服。真正的孝顺和尊敬在心里,而不是寄托于一种陋习上,只有这样才让你觉得别人是尊重你的。

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但是面对这些传统文化时,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取之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一味地顺从继承,一代又一代地让孩子觉得只有这样才算是听话和孝顺。我们的文化需要甄别,更需要我们的觉知。

相关文章

  • 习俗的烦忧

    我是山东人,每到新年,我们的拜年礼俗就成了网上的热议话题。 小时候我对这些礼俗记忆深刻,但是待我长大搬到城里以后就...

  • 烦忧

    说是月光不稠不够把酒 说是清风太皱掀不起浪头 如果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如果有人...

  • 烦忧

    炽忧闹心头,瞬息趋月余。勿祈愿,诺欺间落,嘘怅然。旦旦口,悠悠誓,岁月蹉。许灯宵,枯书情,氲墨椅。寅时穿墙语,鸳鸯...

  • 烦忧

    愿君多有几枚调皮的痘痘。 #烦忧#

  • 烦忧

    伫立在心头的思念 被一遍一遍翻阅 良久 一道道多选题应运而生 我不想说出你的名字 也不想余下来的日子烦忧 紧锁的抽...

  • 烦忧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路远。昨日愁愁,乱麻如丝。今日忧忧,无人解忧。

  • 烦忧

    人是应该积极遁世还是消极出世呢?

  • 烦忧

    烦忧 上六年级后,女儿一下子感觉累了,尽管作业还是能早早...

  • 烦忧

    烦忧 --戴望舒 说是寂寞的秋的悒郁, 说是辽远的海的怀念。 假如有人问我烦扰的缘故, 我...

  • 烦忧

    说是寂寞的等待 海辽远的深思 我把左手按住右手 为了不让它听到风缠绵的声音 寂寞不会写诗 诗人却写遍了寂寞 在寂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习俗的烦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mtv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