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文给人知识,也教给人怎样做人,不是做别人,而是做自己的人。”这是朱自清先生曾说的一句话。
立文先立意,做己先做人。这是我读先生《拆开来说》后给自己写的一句话。
我们读过他的《背影》,至今分别时候都会在脑海中不自觉得浮现那些文字;我们也曾跟随他的笔,去看了一场《荷塘月色》,甚至是《欧游杂记》……他的文字被称为给人以“芳香的迷醉”,亦或是“贮满一种诗意”。
而我们都忽略了朱自清先生另一个身份—语文教育家。
幸好,还有《拆开来说》这本先生的笔记。
自媒体地快速发展,输出的人也越来越多。大都习惯了文字去记录自己的生活、感悟……在这方面做到极致的人儿,也渐渐开始有了经济的回馈。
而语言也好,文字也罢,终归是祖宗们留下的一笔财富。静于心,显于字。《拆开来说》这本书是朱自清先生关于语文学习的笔记,讲述了他在那个时期对于语文学习的记录和思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把读书的梯子,一些问题的答案”这是书本封面的两句话。而它,真的做到了如此。
整理朱自清先生的笔记而来的《拆开来说》,便从知识与技能、文学与语言、经典训练三个方面,系统地讲解了关于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在这个略显躁动的时代中,犹如一股清泉悄然洗去身上的浮浊。在先生的记录中,可以详细地学习到如何去认识文字,怎样去使用句式和标点,如何去诵读诗歌和童谣,如何去欣赏白话文和文言,如何去写作……这些在先生的笔记中都有所记录,而我们亦可寻踪而往。
图片发表于简书
什么是文学?如何作文?你我都有不同的看法。
先生的笔记中似乎也没有确定的答案—“因为文学的定义得根据文学作品,而作品是随时代演变,随时代堆积的。因演变而质有不同,因堆积而量有不同,这种种不同都影响到什么是文学这一问题上。”看先生的笔记,什么都没有说明,却又什么都考虑了。
书中先将文学和语言进行对比,关于这个问题又分别从口语与写作、白话与文言、文字与文学、比喻与文学和组织与排列这五项进行讲解。
于是立文先立意。
当学习完各类手法的运用,标点的应用等等以后,起文的关键点是立意。它就像一个骨架,支撑着作品对面对世间的赞美也好,质疑也好,始终翘首不会低垂。
图片源于网络
有时候的你,会不会烦恼时候即使手机每个应用都没有了新的推送,却到底也舍不得放下呢?
而先生在《拆开来说》的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关于调节情绪:“有些人在生病的时候或烦恼的时候,拿过一本诗来翻读,偶尔也朗吟几首,便会觉得心上平静些,轻松些。这是一种消遣,但跟玩骨牌或纸牌等等不同,那些大概只是碰碰运气。跟读笔记一类书也不同,那些书可以给人新的知识和趣味,但不直接调平情感。”
那么,当下一次心浮气躁的时候,会不会选择暂离手机,去找一首诗来读一读?品一品那些文字中的意?
嗯,我会。
或许我会去读一首诗歌,正好它写着我的烦恼,亦或是正好有解决的办法;或许我也会去看一篇之前看不懂的文,以不懂的烦闷去治疗心情的烦躁,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吧?或许我干脆去听一听《拆开来说》讲解的那些童瑶,用淳朴去一去心底的浊气。
图片源于网络突然之间我们离着文字很近,因为我们每一天会有大量的碎片时间在阅读;突然之间,我们又离着语文很远很远。
从上大学以后,理工科成为了生活的主旋律。学校也没有要求我们去学习《语文》这门课程,于是我们把它丢弃了;
那些“哎呀我去,我不去”到底去不去的网络语言也开始改变着我们的用语习惯,于是我们谈论渐渐不再斟酌;
新媒体的发展,开始赋予词语另外的含义,于是我们也不去探寻它原本的含义……
我们努力写着文字,学习它蓬勃的发展力,学习各种“取悦”阅读人的技巧,却唯独忘了去取悦写字的自己。忘了慢慢停下来,去探寻一下它原本的样貌。
于是做己先做人。
我们已经学习了够多的别人,羡慕着他们的生活,那么现在请我们开始去做自己吧。
幸好,遇见了朱自清先生的《拆开来说》。
教会我们每个人的不仅仅是学习国文的技能,还有行世立人的标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