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回来本来要做很多事情,但是只剩下十几分钟就要去跳舞了,算了,我就刷一会视频娱乐一下,跳舞回来再做事。
等到跳舞回来,往常是先洗澡再干活,可是今天回来很渴,我就先喝了一杯水,还喝了一罐冰红茶,一边喝一边吹风扇,一边还在刷视频,先生就不乐意了,他不断地说:“你回来也不和我说话,光(只)耍手机。”我刷的视频个个精彩,忙得没时间理他。
先生抱怨我几次,我最终放下手机,想想也正是这样,现在我和先生回到家交流的机会也不多,经常是我干家务,他刷视频。我家务活干完了,我就开始一个人刷视频,我刷视频时他就来和我说话,常常嗔怪我爱耍手机。其实彼此彼此。手机尤其是短视频改变了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很多时候手机比孩子爱人亲。
家人今天在外面过得怎样,自己家的柴米油盐怎么样,操心得越来越少,但是却拿起手机关心别人家的柴米油盐家长里短,明知这是无厘头的舞台剧,是新型鸦片,是奶头乐,但是止不住的好奇心,总想着看完这出人家小戏就不看了,但是网络上的别人家多的是,千千万万的别人家小戏构成了刷不完的舞台连续剧,岂不知自己也在人生舞台上正在荒废时光上演着一出未来会后悔的戏。
今天和一位熟悉的朋友聊天,这位朋友的孩子今年参加高考,她向我吐槽:6月7日的晚上,孩子考了一天试,下午的数学考得也不理想,晚上孩子就开始打游戏,她不许孩子打游戏,孩子的爸爸害怕影响孩子的情绪而不去阻拦,最后他们两个人因为这件事争吵孩子才不玩手机。考完试孩子家都不回就和同学玩去了。我们想象一下,考完试孩子会玩什么呢?其实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普通学校的后进生哪一个不是这样呢?
游戏中能获得什么魔力?让孩子不学习却沉迷于游戏?我常常假想:能不能让设计游戏的工程师设计学生的学习模式,实现教育的革命,让学生爱上学习?再仔细想想那些短视频对自己的冲击,我虽然不在短视频平台购物,但短视频侵占了我大量的时间,而这些时间也没有获得什么重要信息,仅仅是看人家编导的舞台小戏获得一些心里的暂时麻痹,忘记自己肩上的使命和家庭责任。
这个现实世界的最终结局是什么?极度自律的人成为少数的精英,他们或深入钻研学术或忙于实业,有部分人利用网络平台不断的赚钱,而普通人则被大数据计算跟着网络推送的片言只语陷于自己的认知水平,最后不仅不能跨越阶层,而且可能丧失独立思考能力,做了个吃瓜群众,甚至颓废了自己的身体。
醒醒吧,这些和我一样的普通人,我们看不完网络上的短视频连续剧,却忘却了上演自己精彩的人生好戏。
网友评论